L君是职场上冉冉升起的一个新星,他接连晋升至多个高管职位,甚至直接向CEO汇报,然后再工作两年之后,即便他帮公司赚了很多钱,但还是被老板解雇了。原因是他的领导风格与公司发展相悖。
遭遇这样职场重创的L君非常震惊,陷入了自我怀疑,甚至很难相信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的事实。后来,L君无力回天,只能重振旗鼓,继续前行。
最后L君选择了去一家公司担任部门负责人,即便职位比不上原公司,但是他能从中学到工作和领导方式,学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及鼓舞员工士气。三年后,L君被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聘请为CEO,创下了公司连续七年创收的佳绩。
要想像L君一样华丽转身,你要做好这3件事:发现败因、看清方向、适时行动。
1. 发现败因
我们采访了上百名因公司兼并、重组、激烈升职竞争或自身能力欠缺而被开除、解雇或升职无望的高管,结果发现他们会经历人在受挫后必经的经典情绪阶段。起初,他们会很震惊,拒绝接受现实,然后他们开始生公司或老板的气,跟上司讨价还价,接下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要舔舐自己的伤口,自问还能否再赢得团队或同辈的尊重。很多人都没有进入“接受现实”这一阶段。
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事业有成者通常会居功自傲,一旦失败,他们往往将结果主要归咎于他人。社会心理学家在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后已发现这一点,称之为归因偏向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归因偏向保护了落败者的自尊心,但并不利于其学习和成长,因为他们责备外因或公司政治,而不是检讨自己的不足。
有些人想得到坦诚的意见反馈,却多半是向心存同情的朋友、家人或同事倾诉,这些人只会强化落败者的自我定位(“你应该得到那份工作”),或者为他们打抱不平(“你确实该生气”)。这妨碍了他们反省自己的过失,且不会改变当初导致其职场滑铁卢的有害行为。此外,这还会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重蹈覆辙。
职场失意后还能咸鱼翻身的人则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他们并没有陷入悲痛之中或不断发牢骚,而是积极探索怎样改进过去的不足,回想从前是否正确考量了经营状况并妥善应对。此外,他们还思考如果重来一次,做法会有何不同。他们也会从多个渠道(上司、同级和下属等)搜集反馈意见,并明确表示希望得到真诚建议,而不是安慰。
2. 看清方向
接下来,你要客观思考反败为胜的可能方案,是选择本公司内另一职位,还是跳槽到一家新公司或转行。
要想在失败中寻找机遇,你要认真审视自己及内心所求。研究表明很多人职场受挫后会选择逃避现实,有人去旅游解忧,有人则通过疯狂工作、暴饮暴食来麻痹自己,还有人拒绝与亲友探讨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尽管这些做法可以让他们情感上有所宣泄,但并不利于自我提升与转变。积极寻找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才能重振旗鼓,东山再起。
机会通常不会从天而降,而那些刚刚折戟、正处在悲愤交织状态下的人就更难看到机遇。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