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不能算是世界最便宜的生产基地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这个角色非常明显,我们刚刚听到来自国家出口外贸令人鼓舞的数据,基本上今年上半年出口方面每一个月都是30%、40%的增长,是非常突出的。所以,世界工厂这样一个角色还是中国继续扮演。
2009年中国已经取代了德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不过背后也要参照一些数据,因为德国跟日本的出口下降比起中国的出口下降更严重,因此,中国就脱颖而出。IMF的预测是到2014年中国出口将占全球贸易的12%,是非常不错的。
但还是要强调跟以往的金融危机之前,所不同的地方。金融危机的确使中国外贸领域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格局,我本人也在这个行业已经有24年,是首次看到中国的出口下降,很多企业也受到非常大的刺激。但是,作为媒体我们有更多机会听到企业的反馈,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调研,这个调研是面向世界经理人的用户群,他们都是企业老板,我们发现72%的受访供应商代表认为自己的出口业务已经复苏,而83%的用户对整个2010年是充满信心,会看到增长。
随着乐观,自信的态度,加上环球资源自己的体会,我们有杂志、网站都可以显示出买家确实回来了。但是,买家回来的心态跟以往不一样,举个例子,来自传统市场,欧美地区的买家他们确实更为挑剔,就像主持人也提到了,他在品质方面的要求,在付款条件的要求,还有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都在提高。同时,他一直看中的是性价比,因为尤其是欧美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如果你有机会去美国,或者欧洲你会感觉到虽然经济已经恢复了正常,老百姓的生活很健康,但是你细看会发现在一些文化上,或者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可能更谨慎,或者更多的考虑这个产品的耐性如何,它的社会责任如何?整个来说,我觉得生活方式有一种更大的增长感。因此,零售商们在销售商品时也要考虑这样的消费者需求。
另一块我们也注意到来自新兴市场国家他们正在寻找直接进口国家,参加展览会也好,甚至走访企业也好,这些买家要求跟欧美都有确确实实不一样的地方。当我们面对现在这样一个环境,我们就得思考自己的策略。所谓环境不一样的地方,就如刚刚我所描述的这个宏观经济的一些环境,还要加上人民币的升值,劳动成本的上涨还有原材料的上涨。所以,从买家的一些声音我们能够发现,中国现在不能算是世界最便宜的生产基地。
所以,如果你不是最便宜的话,你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每一个企业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去发现自己的独有之处。所以,在接下来我也是经过这么多场论坛,才可以分享几个不同的策略思想。比如运营方式,目标市场,或者是目标买家,或者是推广方面的一些策略。
培养新的竞争优势需要不同的策略思想
首先是运营方面,我所认识的海外零售商,他们面对中国这个情况还是会建议提高供应商的效率,在成本方面,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下降,而是效率本身要提高,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新的趋势。我要分享的是刚刚结束的一个新的世界经理人的调查,我们问了这些企业老板有关制造业的一些看法——自己公司想不想迁移到别的地方。那么,几个主要的方向,我们第一个发现26%的受访企业要么想迁移,要么已经迁移过。其余74%还是满足于所在地。
那么,迁移的那些企业怎么样去挑选他的目的地呢?主要考虑的是政策环境,或者是物流方面的交通,或者是配套,甚至是人才。不打算迁移,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行业本身的一些性质比如说产品,还有配套。举个例子广东电子企业离不开他的供应链,不然他生产周期就会放慢。所以,可以显示很多企业在关注效率,在找一个比较良好的成本,或者是效率提高的方法。也许你们会感兴趣,哪一些城市是吸引这种想迁移的老板们?排在第一位是苏州,接下来是杭州,然后是成都。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反正杭州跟苏州沿海地区物流比较方便,成都也是受很多人的关注。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