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工作、极少乐趣的人生已经让凯特变成了一个满腹怨气的员工。
她还因此变得焦虑不安,工作上也更容易出错。凯特是一家小型营销公司的的人力资源专员,在她眼中,公司其他员工也已经达到了工作负荷的极限。
凯特(化名)估计,自从2007年经济衰退以来,她的工作量已经增加了30%,因为公司虽然扩大了规模,但HR部门却没有增加人手。她说,工作负荷的增加导致她频频出错,甚至压力大到要去看心理医生和服用抗焦虑的药物了。
互动话题:涨薪VS雇新手,你最愿意公司选择哪种减负方式?
凯特并不是惟一一个因为公司加大工作量而不堪重负的员工。她发现公司的旷工率有所升高,更多的员工要求给他们介绍心理医生,离职率也在不断攀升——2010年的离职率已经超过了30%。
凯特和她的同事们正在经历这个缺乏工作机会的经济复苏期所悄然引发的负面影响,我们称之为“超负荷经济”。许多员工正承担着额外的职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领一份薪水却被迫身兼二职。越来越多的员工迫于压力而不得不超负荷工作。这一情况威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威胁着公司的长远发展。
从长远来看,高压工作环境尤其会对企业的生产力、员工积极性、公司声誉和人才保留造成威胁。
出现员工工作负荷加重的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司试图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生存下来。雇主让员工承担更多的职责,从而填补因裁员、招聘冻结和新的业务增长所造成的劳工缺口。
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在职员工增加工作量有其合理性。公司希望储备现金以防范未来的经济震荡。而轻率地雇用过多员工意味着未来可能得裁员。所以,在工作量上提高要求对员工和公司来说都有利。
认清危险
有些事实证明,各公司已经开始关注超负荷工作的员工所面临的危险。但也有许多组织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根据韬睿惠悦(Towers Watson)和专业人力资源机构WorldatWork的一份最新报告,“工作压力”已成为了全美各组织优秀员工在表述离职原因时使用得最多的理由。然而根据《北美2011/2012年度人才管理和奖励研究》(The 2011/2012 Talent Management and Rewards Study, North America)的说法,雇主们在回答优秀员工离职的原因时,“工作压力”甚至不在前五种最常见的回答中。
这种认知上的不一致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组织正为保留关键人才而头疼不已。高潜质员工也会因工作压力过大而萌生去意。根据咨询公司Corporate Executive Board Co.的一项研究,在2005年,高潜质员工中有七分之一打算另谋高就;到2011年,这一比例上涨到了四分之一。Corporate Executive Board的执行董事克罗普(Brian Kropp)说,近年来各公司让他们最有潜质的员工承担了更多的职责,却没有给予多少支持或是额外的奖励。克罗普说,有望在未来担任领导者的员工也许会“为了团队利益牺牲”一两次,但他们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