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及其供应商应该如何把握创新性的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机会呢?企业的运营该如何朝着数字化运营转型呢?
要创造真正的数字运营环境,企业不能只引入单一的某项技术,然后幻想各个元素简单相加就有更理想的效果。自动化、分析法、云计算、移动、社交等技术与多源组织方式运营的企业结合就能发挥最大效果。
从埃森哲(Accenture)的经验来看,高绩效数字运营和企业服务包括四种关键元素:
· 在旨在保证安全并能根据需要访问的弹性数字平台上执行。
· 使用移动技术和分析能力,以随时随地获得数字化洞见来改善业务绩效。
· 通过数字员工平台连接到一起,从而极大地提高员工的绩效,让他们从只知操作的员工转化为联网的知识工作者。
· 有多家合作伙伴参与的、主动管理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为它们提供支持。
简而言之,数字技术正在转化企业的运营情况,帮助这些企业买家更快实现更高绩效。
1.弹性数字化平台能够承担超大规模工作量
想象围绕数字化的平台构建新的数字运营环境,从而作为某个实体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这是你的事业命脉,同时也是你利用情报和在公司各处传达洞见的方法。这个平台让你随时随地以随需应变的方式直接访问到安全、预先设置好且立即可用的服务。它还能根据你的业务需求调整规模和功能。
埃森哲认为,在未来,外包的运营活动中的大多数处理平台都会基于云计算。而对于遗留下来的客户应用,则可能会在过渡阶段向员工提供基于云服务的工具。
今后我们会更多地在强调安全的同时注重部署的便利性。企业应该在数天甚至数小时之内完成部署工作,而不是数月。这个平台是完全数字化的,并且以弹性化的方式建立,因此会很容易根据买家的要求实施变革和强化,并且针对变化快速做出响应。
该平台的弹性和快速的规模调整能力是许多技术开发支持的结果。例如,当惠普(HP)宣布其Moonshot服务器推出新模组时,我们发现其性能几乎倍增,每个模组的存储容量是过去的四倍。
对于能承担超额工作量的系统来说,这些创新让它们能有机会适应业务流程服务,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处理能力。同时,有机会运用硬件而不仅是软件来实现系统适应力和效率(例如更理想的价格/性能比)也是成功的一个关键。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其中的关键在于主动在平台中融入弹性“架构”——针对具体的业务线和行业创建标准解决方案,同时还能进行扩展,保持低成本高效率,并在面对故障或袭击时具有一定适应力。
更具体地来说,构建一个弹性平台架构意味着:
· 在开发、部署和维护过程中,针对多个潜在故障点,致力于实现系统和流程中的安全、隐私和数据合规。
· 自动化部署工具和平台,实现“一按按钮”就能立即提供服务。
· 使用云计算基础架构服务来管理存储和计算能力,从而应对弹性化的业务需求。
· 使用强大的绩效监控和故障追踪工具来解决系统的问题。
· 审计、测试和优化必要的运营流程和程序,以支持不间断的运营,从而帮助确保关键任务系统的临时故障不会导致总的业务运营出现问题。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