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管理 文章
小米有哪些逆袭运营商的资本?

 以前申请虚拟运营商的公司,不是做通信相关渠道的,就是做通信周边服务的,像京东、苏宁、国美、迪信通、天音、爱施德之类都是传统手机渠道,占据渠道之便利来发力;而北纬通信、连连科技、朗玛信息、三五互联、阿里(万网)等,有做充值、有做通信、有做增值业务,不过除了阿里的资源比较猛外,其他真要发力还是有点难。

  而此次申请的公司,土豪明显多了不少。主要分三类:

  第一类是硬件制造巨头,包括小米、联想、富士康、海尔、海信。它们的优势在于本身就提供通信用的设备,手机、平板甚至未来的各种智能硬件,也就是每个人要购买通信服务时也必须会买的。

  第二类是金融巨头,包括平安和民生。他们的优势在于离钱很近,话费都出宝 宝产品了,怎么运营好话费、提供便利的基于移动设备的支付和金融服务,是它们的着眼点。

  第三类是娱乐传媒:包括星美、凤凰(不知是不是那个凤凰)。它们的优势是内容,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是核心,不过内容的大佬还没入场,他们是不是能掀得起波澜还不好说。

  它们的到来,比前两轮来得气势更汹涌。

  不过,仔细分析也不易。对于娱乐传媒要做最难,做传媒除了内容有优势,缺乏销售渠道、服务渠道,资金实力也较弱,要玩通信还是门外汉。对于金融巨头,要跨界做通信并不容易,即便拥有体量、渠道以及资金之便利,但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业务形态,平安、民生此举更多是布局未来移动支付,从行业应用领域做尝试,基本不会冲击到现有运营商。

  而硬件制造巨头中,富士康太偏制造,渠道能力和服务能力均不足,更具玩票性质。海尔海信既有家电板块、又有手机板块,但其手机份额基本在主流之外,不过对于有智能家居野心的海尔海信,拿到牌照后在物联网领域发发力还是颇有想象力,尤其是海尔,最近大举调整,并开始猛推智能硬件,从这个角度切入相当可为。

  最具挑战力的当属小米和联想。两者的手机占有率都惊人,两者也都已经开始布局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在终端和通道结合日趋紧密时,通过终端来做通道是最顺势而为的事情。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3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