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是技术。最近,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见文章:“机器人时代”来临?)。然而,单凭自动化技术是否足以带动变革?在日益追求个性化、定制化的今天,自动化流水线上的批量产品是否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还有质量。中国制造曾经因为低价而声名远扬,去掉这个标签,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质量管理这个永恒的话题如今与企业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见文章:质量管理 本质之道)。
企业的生存环境同样不容忽视。政治环境、商业环境、教育水平及信息流通性……企业创新最佳孵化地在亚洲的哪里?由谷歌发起的一项调研正在寻找答案。究竟是新加坡、上海、香港,还是深圳与香港的组合区域,还是尚未发现的地方?我们拭目以待。
创新能力还取决于人的思考与合作方式。为此,Vijay Kumar (见文章:维杰•库玛:企业创新“七步法”)提出了简单可行的工作流程,以鼓励企业中的创新设计。然而,他提|炼出的方法看似基于西方企业灵活而扁平化的管理架构。这些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自由多变的中国中小企业呢?
归根结底,创造力来自于人。几周前,我们邀请《世界经理人》的读者相聚深圳,探讨通过艺术鉴赏激发灵感。作为服务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媒体,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什么?这里给你答案。
中国制造需要创新。让我们在个人创造力、工作方法与宏观环境的巧妙结合中探寻最恰当的创新之道吧。
“卷首语”集萃:
· 丑闻or口碑,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品牌?
· 什么让我们坚持了13年?
· 相互怀疑加剧外贸危机
· 信息化的“勇敢新世界”,谁能看清?
· 被误译的“创客运动”
· 成功的前提是先学会做梦
· 从0到1,你会吗?
· 痛点才重要
· “土老板”的好奇心
· 够“软”才有未来
· 痛则思变
· 新常态下的管理实践
· 中国制造新征程
· 构建软实力:创新、教育和创造力
· 致新生代
· 无形胜有形
· 成长的选择
· 关键时刻,现在开始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