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刚刚接受了新职位的程业仁孤身一人从台湾来到上海,负责百威啤酒的业务拓展。他当时的头衔是安海斯-布希亚洲有限公司(AB集团)的华东、华中区业务拓展经理,而百威作为AB集团的旗舰品牌,初登中国市场,还淹没在一堆洋品牌啤酒之中,寂寂无名。说是"业务拓展",其实更像是"拓荒"-自认是"一张白纸"的程业仁,和百威一起从零开始。
现在回头看这十年,用"相互成就"来形容程业仁与百威品牌的共同发展,恰如其分。
百威在中国的成绩单已经足以让任何一位竞争对手都不敢小视:外资啤酒品牌中销售额第一,年增长率15%以上;2004年利润约3亿元,以只占全国啤酒产业1%的产量,创造了位居前三甲的利润。
程业仁的职业生涯也因此一帆风顺。他由中国区销售总监、中国区销售副总裁,一路提升到现在的安海斯-布希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著名管理咨询公司HAY集团的一项调研曾说,领导者的情商将对企业的最终利润产生20%左右的影响。如果这一调研结果成立,那么可以大致推测,程业仁的情商在这十年内为公司创造的利润影响是以亿元来衡量的。
程本人对这种推算并不以为然,就像他所说:"百威做得好肯定不仅仅是个人的管理所致。"但一直主管市场营销和渠道管理的程业仁并不否认,相比于高智商或对口的专业背景,高情商往往更有利于经理人领导力的成长,并因此促进组织绩效的增长。"越到高层越是如此。"现在,"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老话,可以更具体地被说成:"情商决定绩效","情商决定职业生涯"等等。
职业发展之情商特质:自我意识
古希腊的阿波罗神在几千年前告诫人们说"了解你自己"。现在,"了解自己"的自我意识能力成为情商大师戈尔曼所推崇的情商第一要素:"这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的感情、优势、劣势、需要和动机有着深入的了解。而且,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且做出和自己价值观相一致的决策。"
程业仁对职业道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这种听上去有些抽象的能力做出注解。从大学时代起,他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局限,调整发展的方向。如果说放弃了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去美国攻读财务专业的硕士学位,是他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不适合工程而适合商业的"趋利避害";那么后来放弃已经做得很成功的财务工作,选择加入百威任职区域业务拓展经理,就是一次挑战自己本性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般人常认为性格外向、激情洋溢的人比较容易在业务拓展方面做出一番事业,而程并非这种性格。相反,他为人含蓄稳重,谨言慎行。很多朋友当时并不看好他的选择。"但我想,要走过性格这一关,越早越好,如果真的不合适,我那时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有很多退路。"程业仁觉得,适不适合一份工作关键看你想不想把它做好。"我一直用积极的心态,激励自己克服难关。"
现在,和一群老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程仍然是那种标准的follower,不太主动找话题,多数坐在角落里听别人高谈阔论。而一旦开始工作,不管是和经销商谈生意,还是给下属做演讲,他马上就能谈笑风生。"以前我会不时提醒自己,现在已经能自觉地进入工作状态了。"在他看来,情商的高、低与性格的外向、内向是两个概念,"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和把握周围的情境以及自己的情绪。"
从他的第一份工作开始,程业仁的职业目标就非常明确-要成为business leader。所以,他每一次转换职业跑道,都是在有计划地修炼领导者的各种能力。程业仁最初决定加入百威的理由是:"AB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公司,刚刚准备进入中国市场,而我作为第一批员工,双方都能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在此之前他做过两份工作,财务和品牌管理。"这两个工作都是资源掌控者,所谓朝南坐的。我觉得我需要尽快去做一份弯腰求人的工作,越早越好。人生一定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才会带着一个感恩的心态,更加欣赏别人帮你做的事情。"程回忆说,"而且,在欧美,大公司的CEO还有些是做财务出身,但在亚洲,跨国公司的CEO几乎全部都是市场销售的背景。"
程业仁表现出来的这种自知和自信,在十五分钟内就征服了当时面试他的老板,随后他便开始了带领百威在中国打拼的十二年。以前财务和品牌管理的经验,使程业仁进入核心业务之后的视野更加完整和开阔。而他由于具备擅长逻辑分析、思维严谨的能力,被总公司评价为"拥有开拓者所难能可贵的脚踏实地和周到全面"。
领导力提升之情商特质:自我管理
从最初6个人的小办事处,到现在1,500多人的AB集团大中国区,程业仁领导的团队十二年来呈几何级数翻番,他的领导能力也随之经历着反思和成长。
回顾随着团队一起成长的这些年,程业仁认为,要提升领导力,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四五年前,我还做过对员工大发脾气的事情,有时一对一地在办公室里,也有时在内部会议上就毫不留情地批评员工。"程业仁特别不喜欢那种会犯基本错误的人,但他说自己有点"刀子嘴豆腐心",并不会真的处罚员工。但后来他发现这样的做法,反而会造成一些组织上的问题。"因为你伤了员工的自尊心,他的防卫和抵触情绪已经形成了;而他又不知道你心软,所以他不会感激你。其他员工在旁边又会觉得,作为领导,你为什么只是骂了他几句,却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
第一次让程业仁意识到这一点的,是公司的一次360度调查。这是让领导者周遭的人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给出诚实反馈的不记名调查方式。那次,大多数的反馈意见都在赞扬他对啤酒行业,对公司策略的熟悉,能够清楚地把握大方向等等;而有一项负面反馈最让他深思:"跟我以前的想法完全不同。我总觉得跨国公司的文化很开明,大家对事不对人,什么都可以放在台面上来说。但许多人反馈说,我批评太直接,容易挫伤别人。我开始注意尽量控制自己,尽量委婉一些。毕竟我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工作,并不希望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此后他对待犯错误的员工,不再轻易地发脾气,而是给他们提出建议或者警告。
在程业仁看来,从一个区域的业务领导人逐渐成长为一个总管全国生产、销售、市场的CEO,需要不断地根据环境变化来调整自己固有的领导风格。"首先要从多个侧面了解别人的反馈,并且去接受它们。"他坦言,这些反馈自己初听之下往往很难接受,所以要抱有谦虚和学习的心态。另外,也要经常主动地审视自己的不足,领导力才会得到提升。"认识到性格上的缺点,并且努力改变它,是情商成长的方式。"
除了很少再发脾气,程业仁在公司里还有两点公认的明显改变。
一是开会时说得少,听得多了。"我个性比较急,做基层员工的时候可能是好的,因为老板总是希望你做事快一点,到高层以后,就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急性子,尽量让员工去发挥。"程说,现在开会他不再急着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员工去执行,而是让他们提出各自的方案,集思广益。"我会不断在心里提醒自己,闭嘴!闭嘴!还告诉几个比较熟的同事,如果看到我急着发言,就赶快给我使个眼色。"
另一个是他比以前更经常地表扬下属了,特别是那些相处多年的老同事,感受更深。"我的本性比较内向,当面赞美别人常常很尴尬。老同事很多都已经是老朋友了,就更觉得没必要再说什么赞美的话。但后来有一次,有位市场总监做了一个精彩的演讲,我随意的一句'Good job',让他整个人非常开心。我开始觉得,每个人都是需要鼓励的。所以我渐渐试着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者写一个小小的鼓励的note给他们。"
情商大师认为,领导者的情绪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能够在整个组织中迅速而且彻底地蔓延开来。程业仁虽然没有读过戈尔曼的著作,但是他和这位情商大师不约而同地都相信这样一个道理: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管理自己情绪的领导者,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一种与员工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和谐-这正是程业仁为了提升整体的组织绩效,而在AB公司里面一直努力营造的氛围。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