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邮政(Deutsche Post)某地区的分拣中心,一位员工在统计公司花在油类采购上的费用时注意到,公司为卡车支付的机油费用非常高。因为司机们都是在路边加油站买油,每升的价格相当于8.5美元。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如果公司批量采购机油的话,价格只相当于原来的四分之一,于是他建议公司这样做。最后,德国各地的分拣中心均采纳了这一建议。
在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拉塞尔银行(LaSalle Bank),每当有人申请新的激光打印机时,他们得到的都是由采购部门规定采购的标准型产品。有一次,一位员工在拆开新打印机的包装时注意到,打印机装有一个很昂贵的内置磁盘驱动器,而他们是从来都用不上这种东西的,于是他建议去掉这一功能。如果把银行每年采购的所有打印机计算在内,这一建议令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
在Winnebago Industries这家休闲车生产商的流水线上工作的一位工人指出,有十分之一的客户虽然订|购的是豪华音响系统,但他们的车上仍会装上从来都用不上的普通喇叭。没有人告诉过主流水线的工人先不要给这些车辆安装普通音响系统内置喇叭,因为随后它们要装上豪华喇叭。这些内嵌在车壁上的普通喇叭即便是装上了,也从来不会接通。只能看得见,但听不着。由于这一建议而节省的资金数量固然可观,但它最大的好处在于,客户不再把汽车开回到车行,要求把不响的喇叭修好了。
人们一旦意识到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机遇时,就会开始形成想法。普通员工,也就是那些做办公室工作、制造产品或者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人,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机遇,他们也有很多关于如何应对问题、把握机遇的好办法。
员工提出的建议可以使公司对细节问题尤为关注。许多重要的业务环节,如客户服务、回应速度、质量监控以及成本管理等,其绩效优异与否就要看你是否能够做到精益求精。没有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建议,公司业绩难以上台阶。而掌握了处理细节的高超本领,反过来会使企业更能有效地应对错综复杂的问题,使它们能为竞争对手之所不能为。
如果不断有小点子涌现,大家就会对处理它们习以为常,并将之视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会习惯于经历由此而带来的变化,习惯于看到变化的好处。最后,如果有人真有什么大谋略,他就更有可能贡献出来,他的上司也更有可能兼听广议、妥善处理。如果员工看到管理层对自己提出的变革要求做出了反应,那么当管理层也提出某种变革方案时,就不会遇到太多来自员工的阻力。总之,善于倾听来自员工的小点子会使公司变得更加灵活,反应更快,也更有应变能力,同时还能够改善组织内部的信任、尊重与沟通氛围,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一旦公司打造出重视小点子的氛围,就很少有人想回到老路上去了。所有人都会积极地去处理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把握能够改进的机会,而在之前他们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们在工作上的烦恼会因此减少,工作也会变得更有趣。而管理层会发现,员工提出的想法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所要的结果。这样,他们就有时间把精力放在企业的长远改进和未来规划等真正的管理工作上,而不是整日忙于四处“救火”。
如果企业的目标是获取员工的小点子,那么设计出一套低成本的评估与实施这些点子的流程,就成了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虽然各家公司都应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制定自己的流程,但是高效的流程一般都具备七个步骤。
鼓励创意,妥善处理
公司要鼓励员工出谋划策,最有效的方法是将付诸实施的想法以及因此而获奖的人员记录在案。建立这样一套档案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当管理层长期以来对各方意见一直无动于衷时更是如此。以往的经验告诉员工,尽管管理层说得好听,但是如果他们真的提出了什么想法,结果更有可能是引火烧身,而不是赢得赞誉。要想让大家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事务,管理层可能还得下一番功夫来鼓励员工献计献策,并让大家看到他们的建议将受到认真对待。尤其是对每位员工初次提出的试探性建议,更应认真。
让我们看看发生在美利肯(Milliken & Company)丹麦分公司的一个事例。有一名门卫向公司提出了一个想法,却令管理层左右为难。这名门卫的职责之一是看护好公司主楼门前的那片地方。他注意到,由于迟到,外来参观者常常会因为找不到要参观的工厂厂房而慌成一团。于是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买一只大气球悬挂在厂房上方,这样大家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管理层很快就意识到这个主意不太实际,一是费用太高,二是丹麦北部沿海地区的风力太大,气球轻易就会被吹跑。但有一个问题:这名门卫才刚刚加入公司不久,这是他第一次提建议。管理层很想采纳以示重视。虽然这建议不可行,但谁也不想让这位员工失望。
经过几个星期的思想斗争,高管人员最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个善意的谎言。他们对这位员工说,这个主意出得很妙,公司领导们的确很欣赏。但可惜的是,丹麦航空管理部门(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和这些部门联系过)已经知会公司,说由于安全原因,悬挂气球是违法的。厂房离Aarhus国际机场太近,气球万一断了线,就有可能飘入飞机航道,并引发安全事故。这一招果然奏效,而且这位员工始终都不知道这是个善意的谎言。此后多年,他继续向公司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