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分权式管理是TCL诸侯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旗下,TCL多媒体的胡秋生、TCL通讯的刘飞、TCL电脑的杨伟强和TCL家电的王康平,被称为TCL的四大诸侯。
有人认为,分权而治是TCL走出困境的一着妙棋。因为分权可以降低决策风险,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
也有人认为,这种授权方式带有浓厚的李东生的个人色彩,随意性太大,缺乏系统的思考。而且,人事的调整是基于业绩来考虑,而不是主动地做战略性的安排。TCL现在面临的是巨大的核心价值欠缺和外部的竞争压力,只强调业绩的授权,并不能解决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
面对短期业绩和长期战略发展的双重压力,TCL是否应该实行分权管理?如果要分权,怎样分权才能解决好短期的业绩压力和长期的战略发展这一对矛盾?如何才能让这些诸侯形成合力?
在TCL的组织架构方面,有两种观点比较对立:一种是认为TCL的这种分权式管理模式带来了决策上的风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作为TCL这样规模的企业,应该实施分权管理。
反对者认为,集权管理更重要,因为重大决策能够集思广益,避免决策片面;能够集中资源,避免浪费;避免出现个别业务发展偏离主线的情况;出现问题,便于企业进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支持者认为,分权便于发挥个人的智慧和创造性,使个人的管理能力和实施能力能够充分体现出来;能够更迅速地对市场进行反应;使高层决策者关注于企业方向性问题,而不是陷入具体事务当中;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分权和集权有各自的弊病,没有人会同意绝对的分权与集权,也没有哪一种领导风格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我们只能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集权VS分权
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适合集权的情况有:一体化企业集团;单一品牌的集团;企业主营业务;对企业利润贡献较大的业务板块;业务规模不大,但有战略意义的业务;处于变革时期的业务。
适合分权的有:多元化企业集团;多品牌集团;对企业业务贡献不大的存续业务;处于平稳期的业务。
从组织架构的角度来看,适合集权的有:战略型管理总部;运作型管理总部;事业部;独资或控股企业;中小型企业。
适合分权的有:财务型总部;子公司;参股企业。当然,财务型总部的资金管理权与重要人事任免权集中在总部,但具体运营权下放。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适合集权的情况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基础制度体系的企业;新招聘的管理者的业务。
适合分权的情况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比较健全的企业;该业务板块的领导在企业工作时间较长,集团对其较为了解的业务;该业务板块的负责人具有综合的全面的能力。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适合集权的情况有:没有明确发展目标和核心理念的企业;干部员工思想涣散的企业。
适合分权的有:对企业战略有统一的认识的企业;企业文化体系健全的企业。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