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规则意识
我学习到的第一课是规则意识,规则这个东西最早盛行于外企,凡事先讲好规则,一定要on the table,这是外企经常的做法,先制定规则再动手也是一个基本方法,凡事遵守规则,遵守协定,由此而带来的契约精神是西方社会的基本要素,而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所以在早期外企进入中国,对于潜规则就不太擅长了。
2第二课:先进工具
第二个是先进工具,由于外企比较强调培训,基本上,诸如战略分析框架、五力模型、价值链、人力资源领域的从MBTI、Hogan、DISC到九宫格、360度、Q12、AMR等等一系列的方法与工具、引导技术、教练技术,这些也都是外企所学会的,基本分析工具其实是工作的方法,这些带来的受用可能是一辈子的。
3第三课:国际视野
谈到国际视野,我们多少人的第一次出国是在外企里完成的?至少我周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鉴于外企的总部都不在中国,但凡做到一定级别的都要去总部开会之类的,我的第一次跨出国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要与公司的高层打交道,无一例外,高层都是老外,最初的国际化能力,包括口语,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4第四课: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外企一般是把在国外的很多做法直接带到中国,而且许多公司还不允许中国有特例,这一方面让国内的员工觉得授权不够,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全球的一些好的做法被带到了中国,诸如多样性与包容性、女性领导力、员工援助计划、员工关怀等等,当然还有普遍不错的带薪病假与不短的年假。
5第五课:沟通技巧
要谈到对职业经理人培养最大的我觉得还不能少了沟通这一块,外企比较强调沟通,也会设置许多沟通类的课程来帮助员工获得提升,例如有效呈现、向上管理、跨部门沟通、冲突处理等等课程,所以外企的比较会写报告,许多人也讲的不错,这点上要感谢500强企业的培养。每一个都有存在的必要事实上,这个社会还是需要更多的人展现职业经理人的精神的,能够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在所有创业中能够成功的又是更少数,所以我们不能漠视社会中的大多数,是他们,用自己的职业化精神在为具备企业家精神而同时又成为了企业家的人在辛勤的工作着。他们拿着固定的工资在养家糊口,为了社会的美好,为了家庭的和谐在努力地工作着,他们不应该被忽视,他们的精神也是要被提倡的。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