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渠道找到CP介绍自家量的时候,都会说量都是真量,CP在找渠道也都会担心一个问题,渠道的量是真量还是假量。
那怎么区别真假量呢?现在手段都比较高明了,其实是比较难区别的。价格上一定不要太便宜。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什么样的价格对应什么样的质量,至少要在市场价格上下浮动一点。让渠道提供上线截图,但是不要仅仅要个截图,一定要问清楚我去那里可以看到,然后自己操作下点击下载看看流程结果。
1.选择防刷技术比较好的渠道,有时候并不一定是渠道刷量,可能是开发者或者是工作室等等的其他原因。
2.用第三方后台或者是自己给后台加上技术防刷来区别一些模拟器的量或者技术手段比较低的量。比如苹果后台就有个付费用户的统计对一些付费产品就可以作为参考,避免不同设备同一个ID去下载
3.人工导出数据用电子表格查IDFA简单的查重,查看其他的信息,比如时间设备机型、系统版本、ip等。激活时间,看是不是集中在凌晨,和你的用户曲线是不是一致,安卓一定要看看机型,有些很奇葩的山寨机大量激活也是。
4.主要还是根据用户行为针对不同的产品都不同,比如导进来用户的行为,不管是新增还是非新增,但是现在刷量的渠道不管是行为还是付费都能模拟,但是他们的数据会有一定的规律,有些刷量渠道不会有留存。但是也有好的刷量渠道可能会去刷这些。只不过成本比较大。次留比较简单,周留比较难了,尤其是安卓看看有没有留存。
5.有些APP注册的时候需要填一些资料。假量基本上都不会去填这些信息,比如社交类型的app会要求填地区、年龄、性别、爱好等。这也算用户行为。打开,停留时间,使用时常。
6.对渠道的考核应该加上自身的特色,比如视频类的播放时长,社交类的聊天活跃情况,O2O的订单,理财的roi等等。
7.对渠道进行限量推广规定量级,比如推广安卓的时候是跑包,可以上一些群里看看是否有在放自家的安卓包。
其实推广的时候看推广的方法,有时候找假量的渠道比真量的渠道性价比高,当然是看推广方法了。假量推广是有风险的,但是知道一些规则的话可以尽量的避免,概率问题谁也不能百分百的保证没有风险。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