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直做企业管理,后来到管理咨询公司做咨询顾问,现在到软件公司从事“管理咨询+IT整合解决方案”顾问工作。从企业到咨询公司,再到软件公司,一路走来,对企业管理、管理咨询、管理软件都有了一定的认知,盘点一下,对管理信息化的认知如下。
一、对信息化的认知。
信息是什么?有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信息就像中国的古老文明周易一样,世人皆知其存在,但众说纷纭,理解各不相同。说文解字曰:“信”者,从“人”从“言”,意即托人带来的口信,虽一句口信,却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意思转达,使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信息指的是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但信息究竟是什么?至今没有定论,现在只能说:“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也有人把信息理解为物质与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自然规则。信息的定义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有一天哲学家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我们对此不做赘述。在此,我们暂且信息就是通信系统中的表意的信号,在计算机在通信中就是数字信号。
信息化的概念同工业化、现代化一样,都是一个“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是通过几十、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使得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产业将会是社会的主导产业,他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文化。至今为止,从大的社会学形态讲,人类社会经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化。农业经济是农业社会的支柱经济,工业和商业是工业社会的支柱经济,在未来的信息社会,将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的财富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工业社会完全不一样。工业社会中,人类利用土地、自然资源、资本等资源要素进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创造和分配社会财富。在信息社会中,以信息为载体的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积累、再创造将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活动,信息将会变得最值钱。这一点绝不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互联网技术激起了人类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大家可以看一看今天的股票市场,不光是老牌的IBM、美国电信电话公司、微软、苹果,一个一个富可敌国,就是连刚刚诞生10来年的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腾讯,也一个个取得了实体经济需要百年累计才能获取的财富。人类生产力和财富价值创造的规则已经改写。由此可见,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不久的将来,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兴起更能加速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进发的进程。
二、对管理信息化的认知。
1990年代计算机的普及,推进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办公自动化和财务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拉开了帷幕,随后,企业开始上过程管理软件,最后以ERP为代表的信息系统使企业信息化建设这场大戏达到了一个高潮。在整个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上信息化是找死,不上信息化是等死”的争论一直甚嚣尘上,但现在来看,争论声中已经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的普及。事实上,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信息化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之所以爱他,因为信息化应用的前景的确十分诱人,应用之后的却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流程重组、提供信息价值、提高运营效率、建立透明玻璃房进行阳光管理;之所以恨他,信息系统的实施有太多的失败案例、实施和运营的确需要改变企业的太多的东西、系统实施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系统实施建设需要持续投入不断升级。无论是爱是恨,事实证明,现代企业没有信息的支撑是万万不能的。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多区域经营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手段,管理者就会“又聋又瞎”,根本没有办法实时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企业经营面临巨大风险。
三、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架构。
先进的管理软件,一般都是在一个功能强大的商务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模块化开发,比如金蝶的管理软件就是基于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的管理应用套件系统。不同的应用采用模块式开发的模式,可以分开应用,能够实现系统集成。从IT系统的角度来讲。一个信息化系统由下晚上依次是是底层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应用操作系统之下的系统非专业人士一般无需接触,在此不做解释。这里描述一下企业管理应用软件。按照企业的价值链功能,管理应用软件一般分为这样几大模块:首先是通用模块,通用模块包括财务管理软件、OA(办公自动化)软件、HR(人力资源)软件、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SCM(供应链)软件、KM(知识管理)软件、资产管理软件等模块。其次是生产制造型企业中基于PDM(产品数据管理)的包括CAD、CAM、CAPP的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或者基于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SCM(供应商管理)、MPS(生产计划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DMS(分销管理系统)等模块。此外还有行业插件,比如流程化工行业的DCS(仪表控制系统)、建筑房地产行业的PM(项目管理)系统、零售百货业的会员管理系统等。最后,就是一些BI(商业智能)、组织绩效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门户、移动办公系统等应用系统。
四、管理信息化的功能实现。
要想搭建一个好的信息系统,首先要具备几个前提条件。就是清晰的战略、核心能力、业务运营体系、流程体系、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在以上管理要素清晰明确的前提下,按照企业价值链的流向,配置相应的信息系统与之匹配。在实际商务运作中,价值链中不可缺失环节,缺失价值链环节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同样的,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系统的支撑也不可缺失,信息体统的缺失会导致企业出现信息孤岛、信息流终端、企业数据收集不完全。对价值链不同的企业,信息化的实现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典型的商贸企业和制造企业业务重点不一样,那么信息化的要求重点也不相同。商贸企业对商机的获取和客户关系的管理比较重视,而制造型企业,更多的是关注ERP系统、MES系统的应用。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就像一个好的管理系统一样,应该是一个闭环的系统。从数据的收集、到业务流程的流转到商业分析,最终把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好的信息系统,应该是能够明智洞察、互通互联、实现无边界的信息流。
五、信息化组织建设。
在信息化称为企业的战略资产的情况下,信息化组织的建设也和企业组织的建设一样,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的信息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虚拟的企业,他他健康和安全同样十分重要。有一个客户曾经问过IBM专家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判断企业的管理水平?”IBM 的专家经过慎重的思考,回答说:“问一问这个企业里负责信息化的主管的职务级别。”诚然,在500强企业里,大多数都设置了CIO、甚至是分管信息化的全球高级副总裁的职位。而在一些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企业,一般也就是设一个信息化部,一般由信息化部经理负责信息化工作,甚至有些企业连一个IT部门都没有,仅仅是在办公行政系统下面设个信息管理员或者网络管理员这样一个岗位而已。一个健全的信息化组织,应该包括IT治理和信息化建设两个层面。IT治理的职责一般由企业IT领导委员会来履行,然后才是信息化部来承担具体的IT建设规划和建设的职责。IT部门一般包括桌面支持、数据中心、应用开发、流程支持、安全管理等二级部门或职位。目前在国内,规模达到100亿左右的企业,信息化部门的编制一般要达到70人到100人。
企业管理信息化在路上,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尤其是随着IT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相信在下一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浪潮中,管理信息化会带来更多不可思议的精彩。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