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人事猎头 文章
非HR专业进入五百强工作之路--初入职场

一、小白没有界限感,被批之后心里烦

面对得之不易的工作,我是倍加珍惜。

每天早早到公司,帮助保洁大姐擦桌子,帮助前台整理办公用品。活脱脱一个小劳模。

我自以为的勤劳能干,深受保洁和前台的喜爱。

但是没过多久,主管找我谈话了。

主管跟我说,乐于助人是好事,但是没有界限感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希望我能注意一下帮人的界限和自己的工作职责。我的本职工作是人力资源助理,而不是保洁助理和前台助理。

当时的我很委屈也很迷茫。

后来过了很久,我才理解界限感是多么重要的事。

二、工作不分优先级,真的出了大问题。

有几个新员工即将过来签收劳动合同,主管让我打印10份合同。我也没有在意,等员工过来时主管催我时我正在核对社保数据,慌乱中也没有多想,打开合同模板,ctrl+p ,选了10份,飞奔去打印机旁边等待合同。

第一份合同出来就傻眼了,一份合同打了8页不说。最后一页是什么鬼?那些字怎么是平均分布的?

赶紧点了取消,但是还是已经打印了6份出来了。

趁着主管没有发现,我默默的把打印出来的合同塞进了碎纸机。

赶紧回座位,调整合同,打印预览,再选择双面打印。先打一份出来,检查没有问题再直接打另外9份。


三、工作不够职业化,推进工作难度大

公司推行一项新的人事方案,由我负责发邮件知会各部门主管,由各部门主管负责在本部门推动落实。

新方案本身对规范化公司管理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各主管都觉得推行麻烦,我又在发邮件这个环节上好死不死的写了两个错别字。

这下惹了麻烦了。有主管群回邮件,你这几个字都能写错,还推什么新方案啊?我们怎么能相信新方案有效啊?

虽然后面我主管出面搞定了这场风波,但是错别字这种不够职业化的事,对于工作的影响还真的不容小觑。


四、同事交流太交心,最后却只剩伤心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但是初入职场的我,怎么能想到天天对我嘘寒问暖的同事,其实只是想多打听一下我的信息好跟别人去八卦?或者利用我?

一个心慈面善的姐姐经常跟我打招呼,熟悉起来后还经常一起吃饭。一起吐槽领导。

后来她经常不按时来公司,到公司后找我要她的考勤卡说她出去办事,没有按时到公司找经理签字后计入正常考勤。

就这样小半年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她经理找到我说觉得她出勤不太对,看看她考勤卡,才发现她都是冒充经理签名。(她模仿的确实比较像,我觉得平时跟她很熟悉,完全没有考虑过她能模仿经理签名的可能。)

这个姐姐被公司处分了,我也被通报批评了。


前面讲了刚入职场时犯的几个错误。这些错误有的是粗心,有的是工作阅历太少。

刚刚开始犯错误时,我是很内疚也很难过的。只是不断提醒自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可是,这个错误避免了。后面下一个错误可能又出现了。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有时恨不得在犯了错误之后去撞墙。

但是撞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犯了错误,我还是分门别类的总结了下,并制定了改进措施的,总体来说效果还是不错:

一、工作按四象限原则来分类,每天首先处理重要紧急的工作,紧接着处理紧急但不太重要的事。第三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最后再把不重要和不紧急的搞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工作不再手忙脚乱了。做事有条理后效率也在逐渐提升。

二、工作中学会使用工具,比如日历提醒功能,比如重要的事情制作CHECKLIST.

三、优化工作的方式方法,平时多跟业务部门沟通。多了解业务部门的困难和需求,站在业务角度考虑问题。


对于初入职场我为什么总犯错误的原因我总觉得工作经验不足应该不是主因,到底是什么,让我困惑了很多年。直到前几年学了项目管理,我觉得我才真正明白当初为啥犯这么多错误。其实经验少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更多的原因是:缺乏项目管理思维 

其实把每一项工作打开来看,都可以看成一个项目。在做每项工作前,分析工作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风险。工作该如何分工。交付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很多错误自然而然就随之避免了。再加上适当的流程工具方法,工作效率也可以一并提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83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