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人事猎头 文章
如何从薪酬绩效做通整个人力资源

专精部分模块的管理者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全盘管理工作?

我原本在一家中型企业担任薪酬绩效经理,今年由于家庭原因,跳槽到另一家企业就职。新企业由于规模不是很大,人力资源部经理并无模块上的细分,因此我从曾经的薪酬绩效模块经理转变为了全盘的管理者,并且直接对接总经理,部门里还有2位同事,一位招聘专员,一位薪酬绩效专员。在享受跳槽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也对未来的工作产生了隐忧:1、以前负责薪酬绩效模块重点工作,但是还有一位总监作为上级能够经常指点,如今直接管理公司整个人力资源工作,害怕自己没有相应的大局观和整体思路;2、在薪酬绩效工作上我比较擅长,但是招聘和培训等工作之前了解较少,有些工作不知道如何开展,怕无法服众。喜忧半参,是机遇也是挑战,不知道怎么办。
  请问各位大咖,专精部分模块的管理者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全盘管理工作?


基于题主的问题,今天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薪酬绩效模块做通整个人力资源的话题。

老生常谈的人力资源四个环节:选育用留。

做通了这四个点,就做通了人力资源全模块。

整体思路如下:

一、了解公司年度战略定位

二、确定公司年度人力资源规划

三、确定公司为了达成年度战略目标需要找到多少个人,什么样的人

四、盘点公司现有人才现状,用目标人数和要求减去现状,获得招聘需求

五、确定公司为了达成年度战略目标,公司需要支出多少成本去找这些人,获得招聘预算和薪酬预算

六、确定公司想用好这些人达成战略目标,需要给予多少成本和激励,获得绩效需求和预算

七、基于盘点后的招聘需求,还可以得出公司内部有多少人需要花多少代价提升至什么程度,获得培训需求和预算

八、为了持续选拔出公司需要的人才,满足公司的短期生存和长期发展,需要花多少代价满足员工的物质,荣誉以及精神需求,得出员工关系需求和预算。


那么如何从薪酬绩效模块切入全盘工作呢?

举个小案例说明。

XX年度,某高科技制造行业工厂,人员数量不多,过去之后发现公司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很致命的几条:

1.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

2.员工人均劳效极低


分析得出主要原因

1.现有薪酬绩效采用加班费制度,干好干坏相差不大,导致大家都去挣加班费,而不是去提升效率;

2.产品本身分为标准件和非标件,生产模式不同,薪酬制度不适合统一;

3.现有人员能力不足和积极性欠缺,导致了不会干,也不想干,最终就是效率极其低下,拿到手的工资也不多;而由于日常工作很累,薪资不具备竞争力,又导致招的人流失的快,招人也不是很好招,形成了“招好人难——能力差——效率低——工资低——流失率高——找好人更难”的恶性循环。


针对上述问题和主要原因得出改善方向

1.优化薪酬绩效制度

2.优化招聘培训制度

首先,先把这些不利情况摸清;

然后,和这些部门的人员私下沟通,听听他们的抱怨和痛点,果然,不管是员工也好,主管也好,对这种情况都或多或少不满,觉得缺乏激励和有效的工作;

最后,引导性的交流和部门主管达成了两点共识,并先对其中一个车间进行调整。

1.为了提高人员积极性和人均劳效,对薪酬绩效制度进行调整,调整方向主要为确保:

A.不让工作态度良好的老员工吃亏

B.不让工作态度好业绩好的人员吃亏

C.不让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吃亏(如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D.不让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吃亏(如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主动帮助他人的人员)

E.真正实现为公司创造价值获得多收入,与公司实现共赢

基于此,对该车间的薪酬制度进行了如下调整:


员工工资=底薪+岗位津贴+绩效奖+全勤奖+职等奖。

一、底薪:

所有员工底薪全部按照XX市当年统一工资标准。

二、岗位津贴:

1、  普通岗位无岗位津贴。

2、  特殊岗位津贴具体参见《特殊岗位津贴一览表》。

三、绩效奖:

绩效奖=个人绩效*(绩效考核分/100)。

个人绩效=(工时绩效*当月入库数)/总人数。

1、工时绩效以产品标准工时为基准。

2、当产品实际工时变更时,机种绩效可根据产品实际工时调整。

3、品质、效率、态度、5S及纪律所占分数可根据管理重点适当调整。

四、全勤奖:

所有人员全勤奖基数为100元。当月中:

每迟到一次扣25元,直至扣完为止。

每请假一次扣50元,直至扣完为止。

累计请事假3天以上(包含3天),全勤奖扣完。

每旷工一次当月全勤奖扣完。

五、职等奖:

1、  职等共分为八级。

2、  一级为150元,以后每增加一级,奖金增加150元。

3、  新进员工为1级,转正后升为2级。

4、  正式员工每年评级一次,依据本年度表现评定是否晋升职等级别,半年内刚升级的员工不参与年终评级。

六、职等晋升标准

一.新进员工为1级,转正后升为2级。正式员工每年年终评级一次,该年度每月绩效考评分平均在120分以上(含120分)则升级,半年内刚升级的员工不参与年终评级。

二.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该年度不予升级:

1.月度考评分平均在120分以下者;

2.月度考评分中有低于80分以下者;

3.造成重大品质事故且给公司带来较大损失者;

4.年度内请假超过累计3个月者。


做完薪酬绩效千万不要忘记了模拟反算,当时为何设定了工时绩效,每小时=10元,实际是基于公司过往和最近两年内的销售目标来设定的。

即,公司的年度销售目标分解到每个月的产能会有多少,得出每个月所有人员的总工时,通过达标会有多少,这样就知道员工最多能够拿到多少奖金了。

而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根据销售目标的上下限和正常值,分别去测算员工淡旺季和正常情况下实际能拿到手里是多少钱!

对绩效制度的调整,为了确保绩效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员工觉得公平公正,主要采取了一下几点措施:

A.由上级主管每天根据表单对下属进行考核,当发现某人当天因为某事被加分或者减分时,必须第一时间按照考核表格式填写加分扣分项,加分扣分值,加分扣分原因概述,加分扣分时间点。并在当场和被考核员工的沟通,为何扣分,为何加分。如果是扣分的,则做好警示安抚工作,并在第二天部门早会上不点名批评,提醒大家注意预防类似问题;如果是加分的,则做好表扬鼓励工作,并在第二天部门早会上点名表扬!

B.部门上级主管对下属提交上来的考核表,每天进行签核,发现异常第一时间调查了解。

C.薪资核算人员每月核算薪资时,根据入库记录,绩效考核表,出勤。统一核算薪资,如有问题,则第一时间反馈调查沟通协调。

D.每月公布绩效分数及排名。如有异议,欢迎大家申诉,并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F.在淡季的时候,适当增加改善项目,全员优化公司效率,降低成本,并将降低的成本转化成工时奖金算成绩效奖金,发放给改善人。


在制订制度的时候并不是越复杂越好用,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该项薪酬绩效制度目前仍在使用,基本实现了员工自我管理,互相监督,互相激励的目的。

期间发生过有员工做事偷懒拖了大家后腿,被N名员工举报,经调查发现属实,给予相应的处理,并最终改正。


2.为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人才培养,对招聘培训制度进行调整,调整方向主要为确保:

A.确保多能工的存在,尤其是针对技术岗位的储备人员培养,便于人员离职或者请假时的工作调配;

B.对现有人员的工作技能进行提升,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

针对以上,做了如下调整:

A.完善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并针对新员工入职进行完善后的制度培训。

B.建立“多能工”储备制度,规定无论是直接人员还是间接人员,一个岗位至少要有三名人员会操作;由“老带新”,给予带人的员工适当激励。

C.建立管理人员储备制度,每位干部配备一名储备的代理人,并给予代理人和培养人都给予适当的激励,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管理能力。

D.根据各类岗位人员的储备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并实施;并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培养,如将现有技术出身的工艺工程师加强工业工程知识技能的培养,并用在实践工作中完善工厂的工艺文件和工艺改进,提高人效,作为考核的标准。

E.结合公司岗位要求调整招聘需求。对学历,专业要求,技能要求等进行调整,如:原有的工艺工程师都是纯技术背景出身,缺乏工业工程思维,因此新招聘的工艺工程师调整为工业工程背景;原有的质量管理人员都是现场出身,缺乏质量管理背景,因此新招聘的质量人员调整为具备质量管理背景。

F.根据实际需要,为了提高招聘效率,对招聘流程进行调整;如:紧急时候某些岗位可以由工厂代招;允许内部推荐,并且针对内部推荐的面试流程进行专门明确;鼓励工厂内部转岗以及工厂与其他工厂之间的转岗。


3.为了持续的提高人效,还结合了公司业务发展变化,对工厂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比如将原来的生产助理岗位取消,由车间主任兼任;将外协件的物控职能从生产主管划分给外协人员等等。


4.为了提高凝聚力,加强文化建设,还完善了福利制度和活动制度;如:增加定期聚餐,举办各类活动,申办内刊宣传,改善考勤打卡制度等。


后来在该车间薪酬绩效制度推行成功的基础上,又完善了其他车间的薪酬绩效制度。

在整套以薪酬绩效为主要支点的人力资源制度贯彻落实之下,员工收入在两年内增加了接近70%,出勤时间却由原来的7天12小时减少为5天7小时。

实现了钱多,事少!

且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俱佳!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26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