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人事猎头 文章
因为焦虑,所以充电

打开当当、亚马逊、JD看到有书籍的优惠信息,总忍不住的想买几本;看到同事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文说,近期又看了哪本好书,自己心里痒痒的被别人超越了;当每天上班工作发现重复的事情还是重复的做,除了年龄和工龄的增长,专业技能停滞不前带来的恐慌,突然发现自己像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


    现在00后都出来社会了,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更加感觉到一股无名的压力袭来,而且让自己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去面对。互联网爆炸的时代,每天各种渠道信息更新迭代,让我们看到周边不同的朋友在成长和变化,我们会突然感觉到自己正在处于退步状态,就会大量的购买专业书籍,网络购买不同的课程,浑沦吞枣的去吸收,一味的只是让自己看起来那么充实而已。


    这就是我们现在每天看起来忙碌,而实际又感觉什么都没有做一样的。陷入一种无止境的恶性循环当中,是一种非常可悲的现象。


    我目前正在经历这样的事情,公司从7月中下旬空降一名副总,接管公司上下所以大小事情,也是我的直系上司。近2个月的相处,我的工作由原来直接对接老板现在中间多了一名副总,之前工作的自由发挥空间,到目前调整为70%的工作都是事务性工作,额外纳入各部门的后勤服务工作,每天看似很忙,实则自我感觉近2个月专业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反而有后退的趋势,让我非常的恐慌。


    今年购买了很多视频课程、vip微课、各种专业书籍,前期每天或每周都会抽时间去看一下,记录下重点及目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前不久开始,就慢慢开始忽略了,总想找一种能够快速,立刻马上能自己快速明白的知识点。所以去各大网站浏览的时候,就会发现每看到一本书籍的简介或目录感觉都挺适合自己的,结果就是越买越多,陷入了购买焦虑症。


    相信很有人都有这种感觉。总以为书籍、微课购买的越多就能学习的越快,发个朋友圈、晒个微博,心里就想着让朋友们看到我是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心里面就不由而然的升起一种走在别人前面的感觉。


    90后、00后这一代不仅仅是浮躁的,更是充满活力,对未知新事物的挑战充满的极度的狂热,这是很多老一辈的人们不及的地方。


    珠穆朗玛峰的美,终究只有敢去攀爬它的人才能正在欣赏得到;人力资源这条路,不管前途是光明大道还是荆棘坎坷,我都将坚持下去。


    在《简书》的一篇文中提到过,大部分人都会在生活圈中与不同层次人进行对比,他人的长处就是我们的差距,我们不要焦虑,也许只是我们的生活时区暂时不在同一个频道上。针对自己目前的状况,特制定了以下几点良性充电方式:

1、每月读完2-3本书(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

很多朋友门可能阅读速度快的一个月可以看六七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即可。每月2-3本,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书籍,拓宽自己的视野。据统计,一个人看完一本书正常在30天左右就会忘掉大部分内容,所以一个月看完之后可以复盘,把当月看完的书籍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摘抄下来,这样可以强化自己的记忆和收获,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才能触类旁通。


2、微课、视频课专注一个即可:

现在互联网传播消息太多太杂,五花八门,他们注重的是营销方式让我们来购买课程,很多课程的质量都不尽人意,不仅花费了金钱浪费了时间,最后连自己仅有的听微课的兴趣爱好都磨灭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挑选一个在行业里面具有权威性质的平台作为日常常用的学习平台即可。


3、每周和HR朋友分享1-2次自己近期的工作心得和专业心得:

所谓“阅读”“阅读”,只有把看到的东西都读出来,才能让自己得到更深的收获。我有很多朋友和我抱怨过,每次花钱买的书籍也看了,听的课程也听完了但还是记不住(我也有这个缺点)。所以现在开始,每周不管线上还是线下尝试着去分享,大胆的说出去。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发音标准、胆量、表达逻辑,更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4、每周写一篇总结:

有很多人问一些写作高手,那么美的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有没有什么方法?方法还真有,那就是不断的写!


5、坚持每周3-4次跑步:

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前不久在公众号文章里面看到,现在年轻人猝死的记录逐步上升,而且一线城市还特别明显。除此之外,运动的过程能够让人身心放松,把一整天的工作压力和疲惫得到很好的排解。当自己现在开始坚持这个习惯,我相信几十年之后的我会感谢现在不断运动的我!


    最后,在我们每个人的工过程中都少不了与焦虑为伴,感谢它让我们一直前行、勇往直前!

    

    致:一直努力的自己。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46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