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上理解,猫被踢了,这个事件已经发生了。那人为什么要去踢一只可爱的猫咪?或者个踢猫事件的诱引是什么?难道猫被踢了这个事件就这么结束了?
接下来,就和你具体聊聊踢猫效应。
先来说一说踢猫的故事吧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奶奶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的确,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时时保持豁达的姿态,很具挑战性。然而,在压力下还能保持风度,就意味着对自己心理弱点的克服,意味着人格魅力的提升。
批评,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里是少不了的。亲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需要有相互的批评指正。我们生活在一个多诱惑的社会,一失足就会成千古恨。批评能让我们警钟长鸣,即使批评错了也能让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无须因为受了批评而生气。批评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我们应该善待批评。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再来说说,“踢猫效应”与领导者的风度
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其他人,领导者在领导一个单位的时候更是如此。如果无缘无故的被人丢了一个包袱过来,当然要想办法甩掉它,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它甩给自己的下属。而下属只能再甩给更弱者,这股无名之火只能转来转去,最终转到猫的身上。
在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下,到处是诱惑和压力。作为领导者,成就感和进取心都可能会超过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良好的风度,做到“入局而不为局势所迷”,是非常重要的。
风度是什么?举止潇洒,言谈风雅,这只是冰山的水上部分;风度的实质是:对己,在压力下能保持从容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较好地控制情绪;对人,能做到与人为善——真诚,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不迁怒于人。那些面对强大对手仍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将帅,那些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仍能为大众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正直之士,虽然身世各异,但那种豁达的风度,同样令人尊敬。胜人者力,胜己者强。在压力下能够保持风度,意味着对自己心理弱点的征服,意味着人格魅力的提升,这首先就是一种成功。
领导者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就拿下属当出气筒,这样的领导者即使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难有真正的成功。一个人如果不能与人为善,不能宽以待人,经常向周边释放消极的因子,成为心理疾病的一个传染源,导致所处环境的恶化,怎么能谈得上真正意义的事业成功呢?所以要尽量控制你的情绪、避免有踢猫效应。
最后,领导者的情绪管理很重要,不要让你的坏情绪在部门内蔓延开来。领导者需要传播的是正能量!
以上就是对踢猫效应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