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书籍
[书籍] 察贤辨才
作者: 黄书元 编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简介: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关键。汉代桓谭指出:“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宋代王安石也指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清代沈文奎反复强调:“古来成事业者,要求实用,不贵虚名,而欲求实用以图事功者,尤必以得人为第一。”这些都说明正确地选拔和任用人才对于国家的兴亡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历来都很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周公不仅重视人才,而且还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一旦有贤士来访,即使他正在洗头,也要握住头发去接见;即使在吃饭,也要吐出咀嚼的食物,以接待来宾。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爱贤典范,成为千古之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说。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指出他能得天下的原因就在于任用贤才:“夫运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一段话说明得天下人才是关键。唐太宗知人善任,如高士廉公正无私,不结朋党,即以其为吏部尚书;岑文本长于文章,即供职于中书省;杨师道平和忠诚,即以为侍中,随侍左右;刘洎秉性坚贞,热心于公益之事,即授民部尚书;马周任使称意,才堪大任,即破格拔擢,十几年间,由布衣列宰相之班。在唐太宗正确的用人政策指导下,贞观时代人才辈出。清代康熙皇帝在众多大臣反对的情况下,任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台湾。康熙帝的这一果断决策是建立在真正了解施琅的基础上。施琅受知遇之恩,果然不负康熙帝的厚望,为统一台湾大业做出重大贡献。 在朝代的兴亡更替中,人才是一个关键因素。正确地选拔和任用人才,则国必兴盛;反之,则国必衰败。即所谓“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是也。 我党提出了科学人才观,如何树立科学人才观是当前摆在广大领导干部面前的问题。望《察贤辨才》的编写能为广大领导干部选贤任能提供借鉴,为树立科学人才观提供参考。
  
分享到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0 人收藏了这本书籍
腾讯云CDN拥有顶尖加速能力,丰富的功能全面覆盖各业务场景的加速需求,最为用户考虑的加速产品
广告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