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双语教学论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简介:
“双语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A)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B)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BilingualEduca!,ion)。(c)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Immm’sionProgI'amBilingualEduca-tion)。在我国(非香港、澳门、台湾和少数民族地区,下同),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語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我国的双语教学的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范畴。所以,我国的双语教学更多的是“保持型双语教学”。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主要为浸入型双语教学,而我国香港、澳门等地的双语教学更多地倾向于保持型双语教学。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国家的双语教学已经行之多年,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我国的双语教学起步较晚,是近几年兴起的教育热点问题。中外双语教学的目的反差颇大。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有时会危及社会稳定。语言沟通直接促进文化的认同与人群的和睦相处,故而它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双语教学与多元文化、社会稳定无关。因为中国不是移民国家,文化较为单一,中华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弥补外语教学的低效与不足,提高国际竞争力,培养新世纪高规格的人才。这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才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任务。因为未来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与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0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