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书籍
[书籍] 华侨艺术之二十锦绣中华(上)
作者: 李军 编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简介: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体系,基本上是以描写中原的自然景色为对象的绘画实践逐渐形成的,兼顾南方之柔美和北方之刚性美,主要由统称水墨的笔线和黑色的墨加以表现。这种中和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决定了它的技法即笔法与墨法法则。构成了它以笔线为主的造型方法和以黑白为主调的色彩关系。当然,从哲学深处说,传统文人山水画审美体系的建立,更与儒道释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不过,那说起来话就长了,这里不宜展开。在讨论于志学的绘画时,我想说的是,要真正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这位艺术家的成就,必须弄清楚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提出的文化背景和它存在的理由。 到过东北的人,对那里的自然景色都有这样的感觉:春、夏、秋季节,山丘平原覆盖着郁郁葱的绿色草木,冬日则是白雪茫茫的冰天雪地, 石的纹理和树木枝干的线条很少显露于外。怎样表现东北黑山白水的景色,创造出有地域特色的水墨画,一直是生活在这里的艺术家们思考的课题。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中国画创作的于志学,在山水画领域提出创造“冰雪山水”的艺术主张,并在技法上运用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光栅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做创新的尝试。在理论上,他提出“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新传统主义”“冷文化”和“笔墨当随心境”等思想。在画界引起不小反响,赞誉者有之,质疑者也有之。从学术的角度看,这是正常的现象,说明了美术界思想的活跃和多元。艺术这件事,不论是艺术观念还是实践,从来应该有多种声音和多种表现的形式,允许有学派的争鸣。而各学派之见又难求全面,相互之间不可缺少理解与宽容,只能在切磋与讨论中追求真理,并允许求同存异,为艺术探索广开门径。艺术不同于科学,它的不同表现形式既来自客观对象的丰富多样,又源于不同人们的兴趣与爱好。俗话说“兴趣与爱好是无法争论的”,这便是艺术创作的风格面貌切忌千篇一律的原因。 细细追究于志学的艺术主张,归纳起来一句话,就是要克服传统山水画以笔墨皴法主要手段的表现方法,做适合描写东北冰天雪地景色的创新探索。他以黑龙江地区的雪景为依据,进行新的冰雪山水的研究,大胆提出了自己的革新理念。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有一些描绘雪景的杰作,但是表现东北地区冰天雪地的作品少见,更没有形成画派。于志学专攻冰雪山水,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在绘画中表现光。“光”在西方绘画中是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山水对光则有所省略,或者说是“视而不见。”这是中国传统绘画重整体把握、重在平面中用笔墨语言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体系所决定了的。
  
分享到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