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书籍
[书籍] 百年风华: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复旦大学珍藏名家翰墨展
作者: 蔡达峰 , 何国庆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简介: 上海一地,自古人文荟萃,地灵人傑,更是中国近代化的枢纽。回首晚明四帝八十余年,资本经济历经萌芽至极盛期,使得物质生活发展到了历史新高峰。大量的白银与西方知识传入中国,平民百姓目睹远西器物的神奇,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上海作为经济开放的重要渡口,对此一变革的吸收与应对显得更加敏锐多元,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新兴知识分子,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先进理念,为近代中国的繁华搭起了第一座崭新的舞台。现今上海一地,仍有相当多地名是纪念明代先贤的。正德朝大学士陆深四十八岁回到上海老家,在黄浦江畔一嘴角运土筑冈,增拓不少名胜,二十年后病故此地,嘉靖帝赠侍郎衔,並谥文裕,陆家嘴盛名随之而起。陆深的儿子陆楫曾提出上海一地上层阶级的消费风气,间接促进了就业机会增加的观点,这样的思想是非常有见地的,也可见上海在明中期已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大城市。徐家汇是今日的商业中心,电脑市场密集,它的形成源於徐光启在此地建农庄,从事农业实验並著书立说,更形成上海天主教发源地。晚明书画史上以董其昌、陈继儒为首的『松江派』,乃当时全国艺坛的重心,影响了明末清初整个艺术生态,上海『董家渡』之名亦因董其昌家族而起。晚明文学史中的陈子龙、夏允彝、周立勳,是当时最大文学社团『复社』的中坚核心,高文华彩为后世留下多少炫丽篇章。就当时影响全国民生的官场作观察,徐阶、钱龙锡、陆树声等,都是一言一行得以左右国势的名臣。此外,名将乔一琦在辽东沙场上与后金作战的忠节,至今仍为史家称颂不已。而现在老城隍庙乔家路上的乔一琦故居,仍保留当年的格局与形制供后人凭弔。再看晚清民国的『海上画派』,人数之多,气势之盛,风格之新,几乎撑起了近代中国书画的半壁江山。回顾诸多史实,上海人始终保有一种开放胸襟的传统,不断接受外来文明的挑战,会通创造出属於自己的优质文化。清亡民兴鼎革之际,知识分子普遍怀有一种随时会亡国的忧患意识。当时一批从欧美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他们肩负时代使命,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将海外所学及见闻用来报效国家民族。而传统国学领域,亦严肃思考国学的走向与未来。在这样特殊的时空氛围中,复旦公学於一九○五年在上海创立了。展阅百年校史,走过多少风风雨雨,复旦师生的腳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众多美好的足跡。如今,复旦人遍佈世界各个角落,在不同的领域为人类文明贡献一己之力。
  
分享到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