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书籍
[书籍] 中国历代碑帖技法导学集成·笔法导示(27):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作者: 许晓俊 , 袁卫民 等 编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简介: 杜牧(八○三——八五二),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杜佑之孙。工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杜牧诗自成一家,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其诗情致豪迈,有类杜甫,故亦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卷。《张好好诗》,麻纸四接,墨迹,行书,纵二十八点三厘米,横一百六十三厘米,四十八行,共三百二十二字。卷前有宋徽宗赵估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曾经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递藏,乾隆年间入藏内府。该卷曾被清逊帝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归张伯驹所有。一九五六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赠政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唐文宗大和八年(八三四),杜牧在洛阳东门与歌妓张好好时隔多年后重新相遇,赠与她此首婉丽含蓄的长诗。回忆了五年前与张好好初遇时的情景,感旧伤怀,于是写下此诗。诗文里充满了对这位才艺双绝却遭遇不幸的歌妓无限的同情,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并为伤感迟暮之作。《张好好诗》因是诗稿,不仅文笔委婉、俊爽流畅,拗峭秀艳;书法字体也姿媚自如,用笔劲健,所以更具朴实无华之美,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和独创性。
  
分享到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