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麓山寺碑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简介:
《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为李邕行书之典型。碑文镌刻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九月。李邕应潭州司马窦彦澄之请,撰文并书之,时年五十三岁。碑石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据王昶《金石萃编》卷七十八记,碑高一丈七寸八分,广五尺三寸八分,二十八行,行五十六字。此本为南宋“黄仙鹤本”,碑文“大唐开元十八年岁次庚午九月壬子朔十一日壬戌建”下之“江夏黄仙鹤刻”六字未泐。后有铁保题跋:“旧本有‘江夏黄仙鹤刻’并赞语者极少,此本完全,真不可得。”李邕用笔、结字主要取法王羲之,以“二王”为基础,其雄肆苍健的气度则得力于北朝碑版。用笔凌厉雄道,沉着劲栗,转折顿挫,峭拗明快,势方而意圆,凝重厚实又恣肆纵横。王文治《快雨堂题跋》卷三谓:“北海为有唐书家之冠,深得‘二王’精髓,当日所谓‘碑版照四裔’者,今多佚之,惟《岳麓》《云麾》最为煊赫。昔人谓‘北海如象’,观此帖(指宋拓《麓山寺碑》)气骨峥嵘,如泰山卓立,觉驯象巍然,宛在目前也。”对此碑评价甚高。李邕行书,对后世影响甚远。如宋之苏轼、米芾,元之赵孟頫,明清书家多数为之折服。刘熙载《艺概-书概》评日:“李北海书气体高异,所难尤在一点一画皆如抛砖落地,使人不敢以虚侨之意拟之。”此论堪称一语中的。又如董其昌最喜李北海,日:“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把李邕行书,提到与王右军并喻之高度,“北海如象”之“象”字,既说明了李邕的书法重于宏构,也点明了李北海的渊源是王右军。我们通过学习李北海,可窥“二王”之堂奥。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