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历代书法名帖精选:行书1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简介: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唐张怀罐《书断》云:“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此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它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书写得比较放纵流动,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既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本书精选历代碑帖中有代表性的行书作品,汇集成册,展示了行书的不同艺术特色。以下做一略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丰富,除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外,着名的行书还有《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等。王献之的行书以《鸭头丸帖》最着。但二王真迹无存,传本墨迹都是唐、宋摹拓,唐时又出现了集王字刻碑现象,以《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最佳。唐时行书人碑,可谓碑之变格。以李邕的《麓山寺碑》最为着名。《麓山寺碑》,碑为青石,纵272厘米,横133厘米,圆顶。有阳文篆额“麓山寺碑”四字,清晰无损,碑文28行,每行56字,共1400余字。《云麾将军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李思训碑》。纵379厘米,横162厘米,共30行,满行70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豪爽雄健,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顿挫起伏,奕奕动人,历来与《麓山寺碑》同被人推崇。颜真卿的行书别开一面,大气磅礴,点画飞扬,摆脱了魏晋以来崇尚妍美的习气。《祭侄文稿》素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是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颜真卿写给仆射郭英又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7纸,约64行。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