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边城:沈从文小说经典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简介:
于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县处于湘西沅水流域,是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域偏远,文化落后,丰富的乡下经验,熟悉的湘西风土人情,这些边地生活和民间文化构成了他创作的最重要的源泉,特别是故乡的河流沅水及其支流辰河,在沈从文的创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成名后的沈从文常自称是“乡下人”。“乡下人”不仅是沈从文对自己身份的自谦性的体认,同时更凸显了他的经验背景、文化视野、美感趣味和文学理想。自沈从文踏入北京城的那天起,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是个原生态的乡下人。进入都市之后,他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乡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识分子,五四的启蒙思想和西方文明的洗礼已经使他深切领悟了宗法制农村自然经济在近代解体的历史过程。沈从文对都市一直没有太多的好感,他认为城市文化是一种扭曲人性的、虚伪的、做作的畸形文化,有悖于人性的正常发展,与湘西自然纯朴的民风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乡下人”的情感选择,以都市人的理性认知来审视当时社会的城乡状况,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湘西宗法制社会初始阶段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对乡村生命形式美丽的赞美及与其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的合成显示了沈从文全部作品的张力。情感同理智的矛盾与冲突使他成为中国农村传统宗法制社会的歌哭者和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批判者。沈从文的作品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以湘西社会为基石,精心构筑理想的人生形式和生命形式,是沈从文创作的鲜明倾向。弘扬人性的真善美,表现为对理想的向往;揭示人生的扭曲和堕落,表现为对现实的执著,这两个方面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他的文学创作的全部理想就在于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首先在其湘西小说中通过建构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展示现实的人生形式来描绘一个“乡下人”的梦想。沈从文理想人生形式的构建方式,一是基于民间传说的理想人生形式建构。《龙朱》、《神巫之爱》、《媚金豹子与那羊》等小说在浪漫主义的格调中回荡着历史的悠长余音。涂上了理想化的色彩,寄托了作者对具有悠久历史和风俗传统的苗族人民的挚爱以及对原始生命形式的礼赞。二是基于湘西世界完美人生形式的再造。出于对现实人生形式的不满与厌倦,沈从文在回忆中构造着牧歌式的“边城”世界。《更夫阿韩》、《炉边》、《我的小学教育》、《在私塾》、《入伍后》、《卒伍》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不仅具有作家自传的性质,更在展示湘西童年生活时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人生理想,是表现人性美较为突出的作品。而中篇小说《边城》则把这种审美倾向与艺术追求推向顶峰。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