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包容、联系和重视环境的可持续住区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简介:
《包容、联系和重视环境的可持续住区》分为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sNice概述:包容、联系和重视环境的可持续社区 第二部分相互联系服务完善的城市次中心 第三部分环境管理和教育 第四部分建设多样化社区 《包容、联系和重视环境的可持续住区》第一部分来自于2010年MIT举办的sNice展览,全面介绍sNice的目标、方法论、如何使用。主要篇幅介绍四个子系统:自然系统(Nauture),社区系统(Community),可移动性系统(Mobility)以及住宅系统(Housing)。每个子系统有各自的目标,分析和规划建议举例。这些举例来自于从2006年到2010年各个工作坊,用来说明sNice原则和方法是如何应用在社区规划、管理、教育等方面的。 《包容、联系和重视环境的可持续住区》二、三、四部分的工作基础是2007年MIT在深圳举办的工作坊,重点阐述了随着中国城市化大幕展开,以深圳为代表的很多新城市经历了高速发展。这些城市的周边由于缺少规划而形成了混乱的状态。书中强调这种状态在城市化新时期应当怎样被反思和调整。研究聚焦深圳关外距离市中心10公里的坂田地区。在这里,统一规划还没有完全到位之前就已经形成了郊区社区、城中村、工业区犬牙交错的状态。和市中心相比较低的房价吸引了居民来此购房居住。以万科四季花城为代表的小区内部环境优美,和外部混乱无序形成对比:长期以来这里功能杂糅、交通不畅、配套不足、规划缺失。随着深圳市的向外延伸,主要的交通干线建设起来,轨道交通也规划延伸到这里。《包容、联系和重视环境的可持续住区》在sNice提倡的价值观和规划逻辑下以坂田地区为例,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原先在城市规划范围之外已经自发实现城市化的地区如何借助新的机遇形成城市次中心。书中表明新的建设应当遵循的目标和原则,并在四个子系统中寻求完善。 在第二部分“相互联系服务完善的城市次中心”中,MIT团队以未来的轻轨站为中心为周边的各个社区提出了发展目标和策略,试图在坂田核心地区重新建立城市的秩序。 在第三部分“环境管理和教育”中,小组在研究深圳的自然发展历史后发现了坂田地区未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系统已经被大规模建设所割断和破坏了。MIT的团队设想了一系列措施可以修复这一系统。这一部分还提出了一系列社区教育的计划,我们认为只有居民的参与才能真正达成可持续社区的目标。 在第四部分“建设多样化社区”中强调健康的社区不是单一的一种人,而是需要多样的人群构成,他们包括不同的年龄、收入、社会群体。这部分论述了怎样的混合才是有效的和良性的。以及如何采用规划手段达到这一目的。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