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书籍
[书籍] 诗情画意富春江
作者: 史庭荣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简介: 《诗情画意富春江》整合上述两部分内容:上篇为《富春山水如诗如画》,即原《山水风光》改题所编;下篇为《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与原书名一致。整合后,《诗情画意富春江》名为《诗情画意富春江》,其书名与内容也应该是非常契合的。 富阳向以山水风光为最大特色和优势,如诗如画的富春江不仅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更以她凝结的文化灵核勾引着人们的魂魄。因此,富春江不光是自然意义上的山水,也是文化意义上的山水。近年来,富阳把“走山水路、打山水牌、建山水城”上升到了“战略目标”的高度,这无疑具有深远意义。《诗情画意富春江》上篇《富春山水如诗如画》,以笔者自己的亲身感受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各方面的素材,加以梳理和归纳。着重掌握以下原则:一是内容上图文并茂,资料性、可读性并重;二是结构上以富春江为主线,十溪为辅线,涵盖市域主要名山胜水;三是写作手法上以叙述为主,并加以适当描写。全篇紧紧抓住自然风光为基点,穿插诗歌、传说及人物事迹,并尽可能追溯源流、反映变迁、挖掘特色、显示亮点、揭示审美意境。因此,撰写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也是笔者进一步认识富春山下篇内容在三个方面贯穿着作者的一些思考: 一是通俗性问题。以往有关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著作,大多是偏重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诗情画意富春江》则意欲更好地发挥它的普及推广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故而篇幅不长,对黄公望的思想及绘画专业方面的深层问题不作探讨。并尽量少用“引文”,必要的引用也是针对性的点到为止,有些引文后还紧跟白话解释,以使普通读者看得明白。对一些多说并存、有待进一步考证的问题,笔者一般遵循迄今学术界的倾向性说法,其他不作详细阐述。 二是完整性问题。书稿内容不局限于以往的黄公望生平及《富春山居图》的流传,而收进了截至2012年6月有关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最新资料,以体现黄公望及其《富春山居图》在当代的影响,和超越其艺术本身的文化意义。就这个层面上说,它传递给人们的是更加完整的信息和概念。 三是隐居地问题。黄公望晚年隐居富春,结庐“小洞天”,创作传世杰作《富春山居图》,使之在画坛独占鳌头。可以这么说,没有隐居富春,就不可能有《富春山居图》,没有《富春山居图》,也就没有登峰造极的黄公望。隐居富春是他一生最重要、最辉煌的时期。因此,书稿对此注入了相当分量的笔墨,以体现其重点所在,并凸显其与富春江的紧密关系。
  
分享到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