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近代名医伤寒论著十人书(套装共10册)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简介:
《读过伤寒论》: 本书系近代岭南名医陈伯坛多年研究《伤寒论》的心得之作。《读过伤寒论》凡十八卷,卷之首列“门径”与“读法”二卷。“门径”主要介绍阴阳、表里、虚实、营卫、津液等22个名词术语的基本概念,并绘图12幅以辅助说明;“读法”重在阐述有关《伤寒论》之句读知识,颇多新的体会。正文采用“以经注经”的方法研究《伤寒论》,强调阴阳理论,指出《伤寒论》实义阴阳二字为心法,知阴阳为眼法,治阴阳为手法。阐发气化学说、标本中气的理论,以体现中医整体观。不仅全面阐释《伤寒论》之经义,且能批评自晋以来诸家注疏之得失。融会贯通,且颇多独到之见,堪称近代注释《伤寒论》之佳本。 《伤寒质难》: 本书系陈苏生到祝味菊家中探讨学问,反复辩难,笔录当日之问答,积三年功夫,仿《内经》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伤寒质难》不分卷,分为发凡篇、客邪区分有机无机篇、潜伏期篇、前驱期篇、进行期篇、极期篇、少阳上篇、少阳下篇、阳明上篇、阳明下篇、少阴上篇、少阴下篇、厥阴上篇、厥阴下篇等。此书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以八纲论杂病、以五段论伤寒的辨证方法。治疗上,强调匡扶正气之法,擅用附子等温阳之药。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对温热病的病因、截断、逆转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伤寒论今释》: 本书系陆渊雷“取古书之事实,释之以科学之理解”,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本医家研究成果,对《伤寒论》采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而成。《伤寒论今释》凡八卷、卷首有章太炎序。卷一至卷五为太阳上、中、下篇,卷六为阳明篇、少阳篇,卷七为太阴篇、少阴篇,卷八为厥阴篇、霍乱篇。书中引中日古今医家近百家之言,尤重柯琴、吴谦诸说,并选注精要。其中对于方剂之论述,尤为祥切。各方下广引诸家之方论,并附有验案。对学者不仅有裨实用,且多可触发巧思,在近代《伤寒论》注释著作中自成一家言。 《伤寒论改正并注》: 《伤寒论改正并注》是陈逊斋先生参考诸家之说,以多年研讨心得校注《伤寒论》,随文释义,正讹补脱。全书分14章,前4章为伤寒、六经、脉法、药量概说,后10章为张仲景原序、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阴阳易瘥后劳复篇、霍乱篇。此书影响颇大,当时的政界大员或医药界泰斗如林森、于右任、陈果夫、陈立夫、黄竹斋等,均为之题词、作序。 《伤寒论讲义》: 《伤寒论讲义》是民国时期包识生的力作之一,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遵循《伤寒论》原意,对六淫引起的疾病广而用之。包氏著述本书主要目的是对《伤寒论》条文进行解惑,并在原文释义(解惑)之后与相关的条文比较异同,而总体概要其含义。所以本书原体例主要为:原文、讲(问、答)、义三部分。《伤寒论讲义》通过包氏的独特见解以痛斥谬误。包氏独到的见解和学术思想,也是其成为大医的重要因素。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