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书籍
[书籍] 苦禅古里名家名画大观
作者: 雁飞 编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简介: 李苦禅,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 1918年有幸得识徐悲鸿大师,得授西画技艺。1919年投入“五四”爱国运动,由聊城艰辛赴京,参加了六月三日的游行,后留居北京,入北京大学之“留法勤工俭学会”并在中文系旁听深造。1922年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修西画。1923年拜师齐白石大师门下,成为齐派艺术第一位入室弟子,由此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国绘画之路。当时以夜间租拉洋车之艰辛收入维持生活与学艺,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勉。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应邀执教,并发起组成“中西画会《吼虹社》”,与同仁共同冲破陈陈相因的画坛时弊,创造新时代之画风。1930年应林风眠校长之邀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率先将齐派艺术带到该地,并首创以“传统文化之综合的写意之戏——京戏”引进高等美术教育。以罗丹派雕刻启示学生理解“写意手段过程之美”。尤以亲领学生“到大自然里找画稿”而突破了轻写生重临摹的教学模式,开创了写生为本,临摹为用,大胆创造,示范教学的新风。更以关注国家命运,同进步学生贫困学生休戚与共的言行,树立了正义仁厚的师长风范,因而以“赤色教授”之嫌为校方当局所不容,1935年愤然北上。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以忠义之心救国之志参加了北平地下抗战工作,被日寇以“通八路”之嫌逮捕入狱,酷刑之下,未招一字,高诵文天祥《正气歌》。侥幸出狱后仍以卖画资助抗战,此时画作,多寓抗敌之义。抗战胜利后应徐悲鸿院长之邀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新中国建国之后,得毛主席亲笔书信并派秘书看望之莫大关怀,李苦禅先生遂于中央美术学院担任中国画系教授等工作。此后曾任中国美协理事与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分享到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