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周沧米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简介:
1996年初夏,我迁离了居住三十年的杭州南山路景云村寓舍,那是美院旁边的一座二层老式洋房,我住在底层。当我搬家清理角落时,发现好些捆扎着的写生稿,因受潮而漫漶不堪。当翻着这些稿子时,脑子里浮现出许多往事和情景,记录着我艺术生活的痕迹。 我在1963年秋第一次从长江入川写生。那时我心情特别激动,顾不了三峡中的云雾、江涛侵袭我的面颊和画板,只顾竭力摄取三峡景象,投入紧张的速写。当时有些画虽然是草草几笔,但画过以后,脑子里记取的内容却多了很多。那次入川,我几乎跑了大半个四川盆地,最后在峨眉山南麓龙池山区的彝族聚居区住了一个多月。那里的山民淳朴而粗犷,很有民族特色。当时我带有60厘米高的写生大画夹,不知是生活新鲜感引起的一种冲动,还是不甘愿于一般写生习惯而追求某种刺激的心理的驱使,我强制着自己使用这笨拙的画具。将大画夹搁在左腿上,踮着脚尖勾画,虽然腰酸背胀,但是画了些丰富的、生活气息浓厚的形象,表现方法上也有新的探索,我感到欣慰。以后我就背着这大画夹深入到生产队,与老乡们一起刨地、收割玉米,有时也参加他们开会,吃豆花饭……有一次与老乡们坐农船到龙池(峨眉山南坡一个湖泊,湖中长着大片大片的芦苇,中间有几道水路)对岸种麦子,那船的中舱装着满满的农家肥,前后舱坐满了人,有爱说笑的老头、纯真的姑娘和小伙子,其中夹着我这个拿着大画夹的画家。那天劳动并不吃力,而时间较长,中午吃的是“神仙饭”(碾成小粒的玉米做的饼,十分耐饥)。队长有意腾出空来,让青年人到芦丛中捉鸟,让我多画些画。那拿着粪勺的小姑娘、双手叉腰的男子,以及队长马某某……都是我的写生对象,看到这些画就会引起我对往事的眷恋。那时的速写画面较大,观察较细致,多是单线勾勒,每幅都凝聚着感情,我称它们为“龙池大速写”。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