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中国画名师课徒画稿·白雪石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简介: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主体,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美学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画家的努力探索和刻苦实践,中国画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与之相适应的造型特点以及传承方式。它是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人文品格的形象反映,其独特的造型特点及表现手法,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塑形状物手段在造型艺术中的体现,而这又体现在其独特的画艺画法的传授与学习上。 与西方绘画从对着实物写生,重视观察、描绘物象的形体结构和色彩变化人手,来学习绘画技能不同,中国画的技法传授与学习主要依靠老师的言传身教,重视老师经验及画法、风格的传授,而不是从学画甫始即对物观察、写生。也就是说,中国画主要通过老师按照学画的步骤和过程,随手绘出所教内容的图稿,并书写出技法步骤和笔法墨法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课徒画稿要求,对之临摹学习,以求掌握基本技法,获得学习上的进步,并由此开始获取笔墨传统和绘画美学思想。因此,老师所绘的课徒画稿对于初学绘画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初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候,此时如果能得到一位画艺高超、授徒有方的画家精心编绘的课徒画稿,并在其悉心指导下,对之临摹学习,不但能很快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而且也会为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一套优秀的课徒画稿对学画者来说是通向成功的津梁。 有鉴于此,在中国绘画史上,画家们非常重视画谱的编绘。早在南宋,画家宋伯仁就编绘有《梅花喜神谱》,将梅花的种种形态情貌一一绘出,以便于人们欣赏和临习。在元代,画家吴镇给他儿子编绘了一部专门画竹的技法图谱-《竹谱》,他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画竹方法和经验以及创作理论,是一部难得的课徒画稿。到了明代,画谱的编绘更是层出不穷,著名者如《十竹斋画谱》《顾氏画谱》《历代名公画谱》等等,由于木版雕刻印刷技术的进步,使画谱得到广泛流传。清代是画谱编绘的重要时期,此时出现了各种画科种类的画谱,其中不乏在画史上影响巨大者,如《芥子园画传》。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各科目的传统流派、基本技法、历代名家的风格面貌及其图式,并各配以相应的例图,全书图文并茂,技法讲解浅显易懂,名词术语解释深入浅出,极便于初学者学习,对中国画的普及起了极大的作用,直至今天仍然是学习中国画的最佳入门画谱之一且广受欢迎。 到了近现代,随着西学东渐,西方院校式的教学方式也传人中国。在新建的美术院校中,虽然西方绘画的教学方式和传授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学的主流,但在中国画系科,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且占据着相当的比重,一些传统型的画家还是用课徒画稿的形式,向学生示范、传授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笔墨形式,学生们也乐于或者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在社会上,传授和学习中国画的方式仍然一如过去——以老师所画的课徒画稿为范本,通过对之临摹,来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并打下传统的笔墨基础。这种传统的学画方式在中国画史上造就了无数的名家,至今仍然是学习中国画的首选方式。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