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 宋代花鸟画珍赏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简介:
传统的中国绘画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花鸟画泛指以描绘动物、植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其中包括现实中的禽类、兽类、昆虫类、鱼类、花革、树木等,还包括世间不存在的祥禽瑞兽和奇花异草。按照北宋晚期成书的《宣和画谱》中所分门类,即“龙鱼(水族附)”、“畜兽”、“花鸟”、“墨竹(小景附)”、“蔬果(药品草虫)”中所容纳的范围和物种。在绘画习惯上也可称为“翎毛”、“走兽”、“草虫”、“折枝”、“花果”等。 花鸟画的兴盛,反映了中国人寄讬于大自然的一份情怀与趣味。自古以来,美好的愿望总是与花鸟息息相关。从汉代绘画中为西王母衔食的青鸟、月宫中捣药的玉兔,到南北朝时期佛陀世界中的莲花、孔雀,大唐盛世的葡萄、鹦鹉,乃至吉祥纹样中的石榴、牡丹,都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历代画家经过细心观察,将自然的动物和植物进行典型化,即通过剪裁、归纳、提炼,甚至程式化,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目的,表现出一个生机勃勃、千恣百态的理想世界。 中国花鸟画不仅仅是表现动物、植物的外形,其内在的寓意性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正如《宣和画谱》中“花鸟叙论”一节所指出的:“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间。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奇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时至今日,人们仍以松柏之长青比喻长寿,以梅花之耐寒比喻高洁,以牡丹之繁盛比喻富贵,以竹子之多节比喻气节等,足见这种寓意文化的根深蒂固。正是由于花鸟画具有喻人、喻德、教化习俗的人文含义,才特别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得以繁荣发展,经久不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代纸绢绘画共计260多件,其中花鸟画80多件,《宋代花鸟画珍赏》全部收录。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成熟和极盛时期,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据《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宫廷藏画见于著录的作品有6396幅,其中花鸟画就占一半以上,可见花鸟画在宋代创作之盛况和宫廷对花鸟画的重视程度。在讨论宋代花鸟画的艺术成就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早期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和脉络,以便于对宋代花鸟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