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书籍
[书籍] 证劵市场投资者群体行为研究
作者: 王朝晖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简介: 这部著作敏锐地认识到投资者群体行为研究的重要性。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有限理性个体行为已做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个体投资者各种认识偏差及原因已被揭示出来,但投资者群体行为研究尚待深化。投资者群体行为不能简单看成投资者个体行为之和,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安德瑞·史莱佛(AndreiShleifer)认为人们并不只是偶然偏离理性,而是经常以同样的方式偏离,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并非随机进行,而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买卖同样的股票。因而,证券市场波动,证券价格最终由投资者群体行为决定,对投资者群体行为的研究更有意义。 这部著作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扩展到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社会学主要集中于研究群体,社会学家的主要兴趣在于社会相互作用。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科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母体。相比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试图在研究内容上更侧重于个体。在研究方法上更侧重于实验。相比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得较少些,而更多关注人类如何看待影响彼此。社会心理学也是一门关于环境的科学。它揭示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人。这部著作运用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这一特定的群体,考察他们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并运用这一理论去解释证券市场的群体行为。 这部著作还来源于投资实践。投资者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亏损严重,人人都不看好未来走势,就是底部到来之时;而人气高涨,街头巷尾都在热谈股票,很可能就是股市见顶之日。经验如何上升为理论,理论如何解释现象,这并非易事。作者长期收集《股市动态分析周刊》好淡指数,每周一次,长达十余年,从未间断,积累了宝贵的一手数据,难能可贵。长期的积累与思考最终形成了股市波动与投资者群体行为假说。尽管假说有待完善,但这是一次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 这部著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较多的创新之处。其一,它将投资者情绪与投资者群体行为联系起来,把投资者情绪作为投资者群体行为的测度。其二,证券具有类似“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证券价格上涨会增加投机需求,从而增加总需求,反之,证券价格下跌会减少需求。其三,证券市场达到局部均衡时,套利无法影响证券市场整体偏离基本价值。其四,在设计投资者情绪指数时,未来预期的时间长度以月度为宜。
  
分享到
用户推荐(0)

暂无推荐,你也可以发布推荐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