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其它 文章
浅谈食品安全

为何我国的食品安全会沦落到如此的境地?让我来推究一下原因。食品安全,无论是猪肉,烤翅,鳕鱼,西瓜,牛奶等等,问题究竟出在那里?
  
  让我们对于事物细分一个步骤——原材料选择和加工程序。那么,食品安全问题,究竟是原材料的不新鲜,还是后天加工出了问题?首先肯定的是,我们现在食材,大致与古代几乎没有天壤之别,无非是肉,蔬菜,水果。因此,安全问题不是因为食材的改变而出现的,而是在于加工的方法。其中,加工的方法之中出的问题,矛头直指化学添加剂。化学添加剂如同魔术一般在“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细化为化学添加剂使用不当。那为何从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状况?
  
  许多人把这个原因归结于如今道德感的缺失。我认为,道德的确是有其有待指摘的地方,然而说白了道德也只是无辜的牺替罪羊。如果食品安全的根源是道德的缺失,那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只有现代才出现,古代从未听闻?然而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才有杀人行为,欺诈行为,暴力行为,他们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呢?由此可见,恶一直存在,道德并不是主谋,顶多算个从犯。
  
  既然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用化学添加剂滥用加以代替,道德在其中又不是主要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其中作祟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先让我们回到先前的提问中去。为何食品安全问题不在古代出现?它背后其实有一个很可笑而实际的原因——古代没有那么高的知识水平。他们也希望食物可以不腐烂,耐潮耐寒耐高温,少花银子多赚钱,这是商人的普遍观念,并没有错对之分。可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思想出发,客观因素——既物质条件的不发达,制约了恶的想法肆意妄为,彻底消灭了为谋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而加害他人的手段。他们唯一能做的,最多只是往可怜的酒中兑点可怜的水而已,这样的邪念是那么的“朴实”,顶多让人们的酒喝起来不那么可口,也会不至于危害健康或者丧命吧。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为,主观的恶一直存在,是客观条件的变化使之进一步扩张领地。这客观的条件,很显然,就是现代社会文明的经济水平的大步迈进。
  
  既然找到了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我们很容易在恍然大悟之后加以斥责。然而,在斥责之前,先让我们想一想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之所以用影响这个词语,是因为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性词,可褒可贬。
  
  我们的确很抱怨食品安全,这并非吹毛求疵,因为这是一个危及到全国13亿人口中近6亿人口的人身安全问题。那么为了解决或者避免它,我们要付出些什么呢?你愿意放弃如今舒适安逸的生活,回到原始部落的群族中手舞足蹈么?如果你说愿意,那我无话可说,请现在就背起你的行囊,抛弃你的家庭和你的生活和你的社会地位和你的理想抱负,去非洲大草原中享受食品的安全吧!如果你说不愿意,我正要说,它的来源是什么呢?是不是经过利弊比较之后,发现我们的生活总体而言还是较前人的生活来得更加完善呢?更利于人才的培养,公平的萌芽,道德的春天。因此,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我们不能无视。
  
  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然而仍由其发展,致我们的安全于不顾?这显然是违背我们常理的。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人类往往在鱼和熊掌的斗争中选择一个适合的折中点,这也是为什么判案需要代理人和律师双方推进的原因。理论虽然不能代替实践,然而它却不可否认的作为实践的前提而出现。如果经济的发展可以调整步伐,道德作为辅助加以辅佐人心,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59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