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IT 大数据 文章
区块链大量无意义的计算,区块链带来的是革新还是能耗?

有什么东西能在几天之内火遍整个创投圈?答案毫无疑问是区块链(Blockchain)。2018年伊始,区块链突然以一种让人摸不清头脑的姿态迅速大热,成为2018年的第一场“风口”。

“二十年后,100%的交易都会在区块链上完成。”“区块链是世界第九大奇迹。”“区块链极有可能终结或颠覆现有互联网模式。”……诸如类似的乐观预测和评价像病毒一样在各界传播、流行,造就出一场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区块链狂欢盛宴。

敏锐的资本市场,自然不会错过这场狂欢盛宴。

美股市场上,沉寂多年的胶卷制造商柯达宣布发布柯达币,2018年以来股价上涨245.16%;中国概念股迅雷旗下“玩客云”区块链项目硬件产品,在开售前的预约量已接近151亿元,直逼小米2017全年不含手机的销售额。

在港股市场,甚至出现了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一家名叫“坪山茶叶”的公司宣布改名为区块链集团,在区块链概念大炒作的背景下,股价竟然也上涨了23%。

这场狂飙突进的资本盛宴,并非空穴来风。

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区块链效用路线图显示,2017~2020年将会是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的成型阶段。于是,从普通的草根创业公司到腾讯、阿里这类互联网帝国,再到世界各国政要、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们,都陆续开启高度重视模式,研究区块链技术在未来的潜在应用,并加速进入实质性开发应用落地阶段。

但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对于区块链的理解还简单地停留在已经暴涨了30000多倍的比特币以及各式各样的虚拟数字货币名称上,更有甚者,简单粗暴地将区块链与“泡沫”“传销”“非法集资”“庞氏骗局”等名词划上等号。

爆红“概念”下的区块链,可谓价值与争议并存。

一、区块链,改变商业生态的未来技术

事实上,区块链的流行源自于比特币暴涨进而引发的全球关注。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被很多人认为是打破信息孤岛、降低数据管理成本,进而改变商业生态的未来技术。

1、创业者和投机者的新大陆

区块链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化名为“中本聪”的一名神秘人士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首次提出区块链的概念。

文中提到,为解决电子货币的安全问题,可由时间戳服务器为一组,以区块(Block)形式存在的数据实施哈希(Hash)后加上时间戳,并且广播该哈希,每个时间戳将前一个时间戳纳入其哈希中,随后的时间戳会对之前的时间戳进行增强,由此形成一个“区块链”。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创造了第一个区块,外界将这个区块被称之为“创始区块”。中本聪在创世区块里还留下了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

当时,正是英国的财政大臣达林被迫考虑第二次出手纾解银行危机的时刻,这句话是泰晤士报当天的头版文章标题。区块链的时间戳服务和存在证明,第一个区块链产生的时间和当时正发生的事件被永久性地保留了下来。

几乎是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诞生,比特币成为其发挥作用的第一个新生事物。在此之后,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随着比特币等各类数字货币的火热让区块链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大量区块链创业公司开始出现,最近两三年,区块链浪潮更是达到顶峰。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区块链新成立77个项目,项目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其中北京占36%、上海占20%、深圳占15%、杭州占8%、香港占5%、成都占3%、广州占2%,其他地方占11%。

另一方面,据企业信息查询工具显示,截至今年3月,2018年成立的名称含有“区块链”的企业约791家(包括仍在注册44家、注销1家)。其中,广东省有596家、北京14家、福建9家、重庆和安徽各5家。而2018年成立的经营范围涉及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共计2002家。

这两组数字,或者可以从侧面窥探出区块链的火爆程度。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区块链技术纳入自己的经营范围。无疑,区块链已经成为了创业者和投机者的新大陆。

2、区块链定义莫衷一是

过去几年,区块链被广泛地提及,但究竟该怎样给“区块链”定义,目前仍然莫衷一是。因为“区块链”概念和区块链本身一样,仍处于从0到1的过程之中。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完全不能与比特币划上等号的。从逻辑关系上看,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不是区块链的唯一范式。

① 狭义区块链:点对点的记账系统

所谓区块链,从狭义角度看,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简单地说,狭义区块链的本质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去中心化,即与传统中心化方式不同,这里是没有中心,或者说人人都是中心;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意味着记载方式不只是将账本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而且每个节点会同步共享复制整个账本数据。

在传统的中心化技术中,记账权只掌握在中心服务器手中。比如QQ、微信上的所有信息,只能由腾讯的服务器来记账;淘宝、天猫的信息,都能由阿里巴巴的服务器来记录。

但在区块链中,每台计算机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就是一个数据库。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记账,而且直接连接另外一个点,中间无需第三方服务器。当其中两个节点发生交易时,这笔加密的交易会广播到其他所有节点,目的是防止交易双方篡改交易信息。

以一家有100人规模的公司为例,A向同事B转账1万元。普通的做法是,A可以告知另一名同事C,让同事C作为见证人,记录下“自己账下1万元转到同事B账下”这一事实。

在区块链里,A就不再需要通过同事C作为见证人,而是可以直接将自己账本的1万元记到同事B的账本;同时,这笔交易信息也会传到全公司(即整个区块链)。当公司里其他人知道并确认了这笔交易,交易才算最终完成。

因为这笔交易被加密处理,只有同事B才能收到这1万元,而这家公司的其余98位同事只能在账户内看到有这笔交易信息,但无法看到这笔信息是转给谁的。除此之外,在这过程中,区块链还可以完整记录交易过程,整个交易可以溯源。

② 广义区块链:一种使行业变得更加标准化的模块化工具

从广义角度看,区块链不再局限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按照工信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的解释,广义区块链是指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根据工信部这一定义,像成本基础,流转率、区块配送、吞吐能力、仓储能力、存放能力、金融调配、账期等,都可以用区块链进行描述,就如今年两会期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对区块链的定位,“区块链是使行业变得更加标准化的一种模块化工具。这个工具促使国家在对产业整合时进行更好的管理。同时,能够提升产业效能,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应链的效率。”

3、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中心化方案,不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区块链,都主要呈现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扩展、高度透明和匿名性等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① 去中心化

中心化,在互联网上,是指“我说你听”的广播模式。通俗地说,中心化就类似于一场研讨会,邀请数名嘉宾围绕一个主题去阐述他们的观点,这场研讨会以嘉宾为中心,研讨会的参会者在场下聆听嘉宾的观点,他们通过提问等方式和嘉宾进行沟通交流,不会或者甚少直接地和其他参会者进行单独的沟通。

而去中心化,是指技术对普通用户的赋权,从我说你听的广播模式,向人人有个小喇叭的广场模式转变,就像英语角模式,在这里面每个参与的人都可以选择听或讲,都可以都各抒己见,可以去和任何一个参与者进行沟通。

具体应用在区块链上,其去中心化特征可以简单理解为:没有固定的中心化机构存在,所有的数据主体都将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运行,又或者遵循同一记账交易规则。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在于,在区块链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节点,这些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而且彼此之间可以自由链接,从而形成新的单元。所以,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却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

但有区块链研究人士表示,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因而,在区块链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317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0 人收藏了这篇文章
腾讯云数据库性能卓越稳定可靠,为您解决数据库运维难题
广告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