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引导时,我们可能会谈论引导的起源、当今世界的引导技术流派、引导工具的运用、引导案例、引导师培训等等……
但在谈论这些之前,我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做引导?
引导
因人而生
我进入引导领域后, 有幸合作过的引导师们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平均年龄 63 岁,在引导领域工作的平均工龄 38 年。用他们的话来说,引导师大半辈子都在帮人开会。当与他们谈论引导的时候, 他们谈得最多的,是人。
引导行业出现区区 50 年,已经有无数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出现,并且细化出了专职引导师的职业,是因为这一行业完全是因为人的需求的变化而产生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富裕程度的提升,人越来越脱离为生存而工作时,人的需求自然产生了改变。个人与组织、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不再是被雇佣、被服务、被管理的关系,而更像是伙伴关系。 人们更愿意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决定并承担责任,更愿意在组织中贡献自己的意见并乐于投入时间精力使其发生 。相应的,对社会和组织管理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发挥出每个人的内部智慧?
如何激发团队参与意识,保护团队的责任感?
如何在保持每个人个性的同时找到共同点,发挥出团队的最大效力?
如何让执行的人有机会做决策?
如何让每个人把手中的拼图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
引导技术面对这些问题和需求应运而生。从某种程度来说,引导师们承担了社会先锋的责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和社会。
也许
你就是下一个推动社会变革的人
ICA(The 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 文化事业学会) 将社会形态分为固化的社会形态,对抗型的社会形态和转变型的社会形态。其中固化的社会形态指的是已经建立的稳定的社会形态,对抗型社会形态指的是用激烈的 姿态挑战现有的社会秩序。唯有转变型的社会形态是指站在创新,代表未来的角度完成社会转型。而我们,作为引导师,正在完成着转变型社会形态的使命。
理解了这一层意义, 下一次在设计战略落地、团队融合、社区协作会议时,在思考用什么样的引导工具完成项目前,先想想,你期待看到什么样的组织转型和个人转型在会议后发生。在复盘和反思项目执行过程之前,先反思,项目中实际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型。每次一点点的改变会汇聚成社会的转变。
去理解和掌握引导技术,你就是下一个推动转变的人!
ICA关键技术之
焦点讨论法
当我们了解了引导技术的价值和意义之后,必不可免也需要了解引导技术的关键工具。
ORID,即焦点讨论法(Focused Conversation Method),这种方法引导人们通过不同的省思阶段,以团体的方式省思他们的经验。可以帮助人们共同省思任何主题。它可以帮助化解办公室的纷争、发展更强的营销策略。
ICA 是首家发展了 ORID 理论并将其用于引导领域的公司,也是 ICA 设计所有引导工具的逻辑基础。
焦点讨论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团队反思,相互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的引导流程的设计。
O(客观性)→R(反应性)→I(诠释性)→D(决定性)
不管理论多复杂,用例子说明最简单。
市场部需要创建一个市场推广方案 。焦点谈话法问题设计如下:
O: 你记得过去三年里我们都做过什么市场推广方案?我们都跟哪些供应商和客户一起合作的? 三年里我们做到了哪些成功的推广?
R: 哪些活动最有趣?哪些活动你最有激情参与?哪些活动你最纠结?
I: 为什么这些活动做得成功?为什么那些活动做得失败?这三年里你从市场推广活动中学到了什么?看到什么样的市场趋势?作为团队我们学到了什么?
D:基于以上谈话,在我们建立新计划时要避免什么?我们的计划应该集中在什么方面?我们面临了哪些新的挑战?
基本理解了焦点谈话法的设计思路后,划重点的部分来了:
· 无论用于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师永远是中立的角色,不去评判答案的对错,心里不要抱着对某些人或者答案的看法,最重要的是:不要贡献你的意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引导师永远不要贡献自己的意见!永远不要!永远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往往本部门的领导无法对自己的团队进行引导活动)。
· 创造一个公平,开放,倾听和被倾听的谈话环境是很重要的。在引导过程中要给每个人机会说话和被听到(但也不要给一些不愿意当众发言的人以压力)。
· 设计好的问题不一定会全用到,有时候也许需要增加问题。这都要观察现场的反应。对于引导师来说“积极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要从现场的气氛,参与者的肢体语言,回答的内容和程度来判断下一个问题应该是什么。
· 控制问题的节奏。我遇到很多次在上一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回答完的时候有人就谈到了决定性层次,这时候我一般会适时打断他,提醒大家还有人没有发表观点。
· 最后一个,如果团队不愿意做决定,不要强迫。那是团队还没有准备好,他们需要更多的活动来调整。不要不相信,这个状况在我做过的引导活动中也时常发生。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