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微信官方 请给我一顶圣诞帽! 当年疯转“今天是腾讯老总生日,转发词条状态,可得10个Q币”的一波人,仍对这样的游戏乐此不疲。
微信啥时候有了这种操作?这个活动,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就火了呢?
这些刷屏现象的背后,可以为我们做营销推广,带来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呢?
微信圣诞帽
前两天圣诞,大家的朋友圈,被头像上的小小圣诞帽刷屏了。
最开始,是在群聊里,看到一些小伙伴儿们的头像上,出现了圣诞小帽子的头像,别说,和美图秀秀等P图App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这个帽子,真的和自己的头像很搭配啊。
众多小伙伴儿们,发现了相关秘密后,纷纷在朋友圈@微信官方,求微信给一个圣诞帽。可是……这个秘籍,是真的吗?原来是逗人玩的。
原来,这次生成圣诞帽的平台,是天天P图。页面打开,授权后,微信头像自动带上了圣诞帽,并且有多个选择,点击一键生成,保存图片,整趟流程下来的过程很清晰。
用这个H5页面,就能戴上圣诞帽。可是,这个活动,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有了,按理来说到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热度,为什么大家把它翻出来,彼此又心照不宣呢?
可以查证到的一条“骗人”套路,是名叫“鸡蛋肉丝炒饭”的公众号,公布了这样一条攻略:
1.保存圣诞帽头像并换上
2.发朋友圈“给我一个圣诞帽@微信官方”
3.自评一条“嗯,已换上”
4.骗人成功
很可惜的是,它的加圣诞帽流程,做得并不是太好。
很明显,这场活动里,没有一个主做引导的人,无论是微信官方,还是其他各个营销号们,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活动,突然就火了呢?
由此看来,借东风永远比自己造东风的成本要低很多,当一个平台上的社交资源极其广泛的时候,大家会自发地营造一种各种有趣的玩法、活动,并且成为现象级刷屏现象。这年头,与其造势,不如借势,像这次圣诞帽活动,就有公众号设置了一个自动回复,不能P图,只能回复一个帽子,这样吸粉的速度就很快。所以,无论是亲自开启“刷屏”事件,还是借刷屏的东风,给自己带来流量,借助微信好友关系链和鄙视链,来撬动社交流量,为其导流,说不定就能为自己有限的传播圈,瞬间突破。起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和微信上,极力贴合用户的营销方式不一样的是。前两天,苹果在“降频门”中的表现,就十分强硬。
因为作为苹果公司的灵魂,乔布斯留下的一句很有名的话就是,“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这就是属于苹果的市场逻辑,不是对用户不尊重,而是它觉得,引导用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这样的策略让苹果成功了,但并不代表苹果这样做就永远成功,一旦苹果的行径激怒了用户,甚至和消费者对簿公堂。那么它就知道该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了,比起这些,反抗它的最好方式还是——下次不买了!
你是想引导潮流呢?还是顺应潮流呢?这取决你的能力有多大。新媒体人们,面对铺天盖地的朋友圈刷屏活动,不但要有追热点的热情,还要有一份洞察热点传播背后深层本质的能力。巧妙利用用户对的心理,为他们提供他们想要的,这样,你才能在每个热点刷屏的时候,不随波逐流,抓住一波又一波的关注。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