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创新 技术创新 文章
技术创新的领先公司 最终却走向失败的20个原因

曾经融资金额达4500万美元的汽车共享服务新创Sidecar被通用汽车收购。该公司发展三年半,曾是Uber最有力的竞争对手。Sidecar公司CEO指出:“我们为何会选择卖出?简单来说,我们是被逼着关闭服务并出售的。我们无法与Uber竞争。Uber融的钱比其他公司都还要多,而且它以反对竞争著称。Sidecar的宝贵资产在于我们在创新方面是优于Uber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市场竞争中落败了,Sidecar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Uber不惜一切代价去赢,而它手里也有足够的资金来这么做。”这家在技术创新方面优于Uber的公司,为何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创新不等于创业成功。我们听到的大部分创新创业都以失败居多,好像“失败是创新创业的默认值”。创新创业的成功不能复制,但失败可以避免。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这些失败项目的原因,总结并从中找出成功的关键。创新创业公司失败的20大主要原因美国科技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通过分析101家科技创新创业公司的失败案例,总结出了创新创业公司失败的20大主要原因,具体如下。

1.没有分析需求就贸然开发产品42%的失败创业公司出现过这个问题。创始人执着于执行自己的创意,却没有弄清楚创意是否符合市场需求。Patient Communicator的创始人说:“我发现实际上我们没有客户,因为没有人对我们开发的产品感兴趣。医生需要更多的病人,而不是一个效率更高的办公室。”

2.融资烧完,无法获得新融资29%的失败创业公司遇到了这个问题。Flud的团队表示,事实上Flud的失败原因在于公司没能筹集到新的资金。

3.团队不行23%失败的创业公司缺少能够指挥大局的人物。这个原因很有趣,多数风投表示,投资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团队,其次才是创意。

4.竞争力不足风险资本家、亿万富翁皮特·泰尔(Peter Thiel)建议创业公司一开始规避竞争,进入其他人没有尝试的领域。约19%的公司没有这么做。

5.定价/成本出现问题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产品定价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当找到最适合的定价。遗憾的是,18%的公司没有找到正确的定价。

6.糟糕的产品17%的创业公司开发的产品很糟糕。GameLayers的创办人回忆称,我想公司本应该放下身段,开发出易于互动的产品。

7.缺乏商业模式好的创意需要好的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找到将创意变现的途径,缺乏商业模式导致17%的创业公司最终失败。

8.糟糕的营销仅仅懂得怎样写代码或开发好的产品是不够的,还要利用有效的营销对外销售更多的产品。14%的创业公司没有好的营销团队。

9.忽视客户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指出,过于听信客户能够导致大公司失败。然而,14%的创业公司因忽视了客户最终失败。

10.产品推出时间点不对时间点至关重要。13%的失败创业公司的产品没能在正确的时间推出。一位Calxeda的员工说,公司行动的速度比客户快,产品却不是客户所需要的。

11.精力不集中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自始至终保持热情和精力集中并不是容易的事。13%的创业公司因精力不集中而失败。

12.创始人和投资者意见不合很多大公司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情况。13%的创业公司出现了这个问题。

13.发展方向偏离轨道10%的创业公司出现了这个问题。

14.缺乏热情有想法是一回事,拿出热情付诸实施又是另外一回事。9%的创业公司因缺乏热情而失败。

15.地理位置不佳这包括公司在国家中的地理位置不好,以及员工之间工作起来距离较远。9%的创业公司遇到了这个问题。

16.无融资和投资者支持8%的创业公司从一开始就没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17.法律风险8%的创业公司因进入法律风险较高的领域而失败。Turntable.com的创始人称:“我没有吸溶多失败音乐创业公司的教训,从事这个行业实在太难了。”

18.未有效利用网络和倾听意见仅仅拥有网络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怎么利用网络。Blurtt的创始人说:“应该让投资者参与,你的投资者会帮助你。从一开始就让投资者参与进来,不要害怕向他们寻求帮助。”

19.筋疲力尽8%的创业公司因没能平衡好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而失败。Blurtt的创始人说:“我开始感到筋疲力荆我是公司的领导者,但筋疲力尽令我感到无助,失去了创新能力。”

20.未能及时纠正错误7%的创业公司因执着于一个糟糕的创意而失败。Imercive公司的人说:“中途我们在两个战略之间举棋不定,明知其中一个战略能够取得成功,却未能大胆执行。”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14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