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普及后的司法体制会变成什么样?
我最初想到的一个问题是,法院要如何强制执行某人的比特币?
关于司法强制执行,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某A欠你5000块,法院判决A应该还你5000块,这时A如果不执行判决,你就可以申请法院冻结A的银行账户,并且把A银行账户里的钱划到你的账户上。交易所长 131~~6131~~9707
但是,如果A早就把自己银行账户里面的钱给转移到别人的账户里了呢?这时法院可能要追索A名下的其他资产,比如房产之类的,但是A很可能也已经把这些资产都转移了;就算查到了A名下的房产,还要提请评估、拍卖,有人买走这个房产后,法院再把钱给你。
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其他债权人也在向A讨债,这就涉及到谁能分多少钱的问题;这套房子还可能本身就涉及纠纷,有人说这房不是A的,早就卖给B了……
看吧,法院强制执行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过有了比特币之后,这个事情就更复杂了。
试想一下,如果A不是把资产转移了一个银行账户,而是把钱都换成了比特币,放在自己的钱包里,而且无论如何不肯说出自己的私钥,法院咋办?法院根本没办法冻结他的钱包,也转不走他的比特币。
法院存在的基础是国家公权力,或者更直白一点说,是国家暴力。如果公权力无法对私人财产进行强制执行,那司法体系的基础就不存在了。老实说,第一次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过后来了解到“多重签名”后,我想到了未来针对这个问题的可能的解决办法。
在区块链世界,也许法院对司法裁判的垄断的地位会被打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创造一套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而且这套机制可能效率更高。这一切都基于“多重签名”机制。
多重签名很简单,就是一个地址需要多把私钥才能打开。比如,一共三把钥匙,任意两把钥匙可以通过联合签名转移资产。这样,在区块链上的交易,除了交易双方外,就可以引入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作为仲裁方。当交易顺利时,交易双方就可以完成交易,不需要仲裁方介入;当交易双方产生纠纷时,由仲裁方作出决定,并用仲裁方掌握的钥匙,与“胜诉”方一起实现资产转移。
这个其实有点像支付宝,但又跟支付宝有本质的不同。交易所~131—6131—9707支付宝是一个中心化的运作模式,但是我们这里的仲裁方是去中心化的,只要交易双方都认可就行。也许是某一家专门从事该类业务的机构,也许是双方共同的朋友,只要双方愿意把第三把钥匙交给他,他就实际上享有了法院才有的进行裁决和强制执行的权力。
司法也可能“去中心化”。
想来想去,我觉得这个想法真的没毛病。目前来说,智能合约只能解决简单的、程序可自动识别的问题,但有些复杂的事项,如果没有人工介入是很难做出判断的,这会大大限制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
一旦有了成熟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合理的人工介入方式,且人工介入不为任何中心化机构所垄断,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将大大拓宽,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