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里子超有一个错别字,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这句里思写成了“死”。其他的渠道都修改了,只有微信改不了,因此特来开头跟大家道歉。后来子超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答案就是子超太相信自己安装的QQ输入法了。子超认为现在的智能输入法,这种至理名言都会智能的补全或者敲一片字之后就会智能出现正确的词,结果子超前半段检查了,后半段没有检查,最后真的就出现了错误,就系统默认打出了“死”字。
这件事情子超觉得有几点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墨菲定律
产品经理要有墨菲定律的意识,墨菲定理就是你认为不好的情况,最后总会发生。这个定律普遍用于软件,互联网等领域。虽然子超觉得有可能会发生错别字,但是子超太过于相信QQ输入法了,结果自己内心深处的隐隐察觉的可能出现的问题真的就出现了。还真是,很多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一定是用简单的规则去代替自己的下意识,这样我们的风险意识会更好一些。比如会计学里面需要两个人独立检查,或者二次检查,这些都可以避免一个人的大意和突发而来的不确定事情。
产品属性决定是否可以迭代
这个错别字事情,很多人都觉得是子超小题大做了,实际上很多产品是可以不断迭代的。实际上除了微信,其他的渠道都已经改了,微信不能改,不能用迭代。所以子超像给大家说,不是每一个产品都可以做迭代开发。需要首先看我们的产品属性。比如说智能硬件领域,智能硬件的产品就很少有能迭代的,老周当年做特供机就是一个例子,硬件出来了,好的就是好的,差的就是差的,所以老周总结,硬件,尤其是是手机,一年能发布两款机型的发布会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硬件一定是精益求精的。产品迭代,不是每一个产品都可以的。
小而美的产品会很好把控
既然很多产品不一定能迭代,同时我们又必须做一个为老百姓负责任的产品,这种的办法就是做一款小而美的产品。因为产品小了,因此也就有时间去思考它有没有BUG,有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没有很好的用户体验。小而美的产品其实不好做,你的产品能力越强,你才能做的产品越简约,如果你是入门的产品小强,第一步是你把产品做出来,做出来要的功能,因为你缺少很多产品经验,因此第一次做的产品总是庞然大物。记得子超第一次做爱部落的时候整个产品光静态页面就有150多个,这让技术们看了都是醉了。就如同第一次谈女朋友,教你什么技巧都没有用途是一个道理。
小而美的产品不是规模的小
小而美的产品不是真正的规模上的小,不是交互界面少,不是安装包小,更不是一个产品刻意的去除产品的一些基本功能。小而美的核心是提炼中心,这一点很关键。比如说你的产品是什么?能够一句话讲清楚吗?我相信第一次创业的90%的一把手或者产品经理都讲不出来。大部分会上来先讲理论,也许你觉得投资人都是傻子,先科普一下,但是这种想法然并卵。因为投资人可以是傻子,因为他们肯定不如创业者,但是他们懂得识人就好。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当你给别人讲概念的时候是不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产品还没有很好的提取中心呢?如果是的话,建议小伙伴们先内部思考,不用出去拉投资了,找到你们产品的核心。
产品的核心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
经常遇到有人跟子超讲我们是做社区O2O,我们是做云计算,我们是做大数据的,实际上大家会发现当大家用概念去说自己的时候,大家可能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大数据,云计算,O2O都是概念,用产品的话叫功能,其实不是产品的场景。比如你的O2O社区再具体一下,是送牛奶的还是送报纸的,如果是送牛奶的,问一下,你比别人送牛奶的强多少?你就会去思考业务层面的了,如果子超问你的奶牛比别人奶牛有什么不同,你如果提炼了我们的奶牛是P罩的,别人家的都是N罩的,恭喜你,你的产品竞争力终于找到了。下次你对投资人说就不会出现做O2O社区,会说我们是送牛奶的,我们的奶牛是P罩的,都比别人家的奶牛大两罩,品质必需保证。投资人一听,必须投资,这就是有容乃大。
产品的文章写的太长也不方便阅读,昨天投了很多渠道,感谢很多渠道很多平台对子超的支持,有个别渠道说子超的文字太过于不严肃,觉得不适合上,子超在这一点上是这样认为的,做产品要接地气,语言轻松肯定对读者是有好处的,高大尚的概念和文字,对于读者来说,如果看不懂就会离开。子超致力于用简单的生活细节,去阐述产品的思考,感谢大家阅读。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