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以学生就业为教学目标
学习的目的就是就业。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应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本校不断研究市场所需,根据市场所需设定相应的专业课程。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企业不断对所需的人才提出新的技术要求。其中,专业的技术素质和团队的适应能力最为突出。所以,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企业的需求,灵活地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及时地向应用型、职业型方向转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自己所学的技能。
2.坚持以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
中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和企业,中职教育应该是面向企业需求的教育,其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的。学生的专业素质、学校的课程内容应该结合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和设置。中职计算机教学应该重视实践,重视动手操作能力,否则理论知识再丰富,而动手实践能力再差,也不能保证学生能更好地就业。我校不断以技能为培养内容,以技能大赛等位形式,不断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技能,强调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使得学生从事本专业方向的工作时从容应对,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坚持以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
本校坚持教学策略以行动导向,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畅想落实教学法等丰富的行动导向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完成具体目标任务为着手,引导学生完成目标任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教学和实践有效合一,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学理论知识,做到理论的适度够用。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多方面学习、锻炼和提高。因为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是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所以教师观念的创新至关重要。
4.坚持以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的。目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中职学校培养的各类毕业生还未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主要是动手能力不强,团队意识薄弱,不能灵活适应企业变革的需要,在进入工作前,需要进行企业的内部培训,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职业学校要站在职教改革的前沿重地,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带动教学研究,同时使学校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不断改善教学方式。为了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笔者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企业,研究企业的需求,使教学与生产无缝结合,甚至部分课程直接到企业现场教学。学校甚至引进汉恩动漫公司进驻校内,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这样培养的学生毕业一进入企业,就能够全面地融入,并根据企业变革而灵活调整自己的知识。
5.结语
为了提高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笔者总结我校工作经验,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学生就业为教学目标,坚持专业技能为教学内容,坚持行动导向为教学策略,坚持校企合作为教学模式,以此为纲开展其他工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工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