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工程 电子通信 文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御与策略论文

  通讯和信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逐渐增强,但计算机过多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利用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网络安全理由。计算机网络的布局十分复杂,主机和终端之间的层次关系难以准确定位,加之系统对外开放,这些特点都使得计算机网络容易成为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的标靶,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由。

  一、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况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较为统一,通常是指通过通讯线路将处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主机或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全面、信号畅通、协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在该系统内各种操作指令、网络通信协议能够贯通传输,并且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终端联网:计算机网络主要由一台主机和若干终端组成,主机和终端之间通过线路连接,并直接对终端发号施令,因此该网络被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计算机网络:该阶段主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第2代计算机网络在美国建成,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迈入网络时代。该技术的典型特征在于整个系统围绕一个设定的子网进行扩展建设,在这个子网之外主机和终端设备所构成的外网形成一个“用户资源网”。网络互连: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个发展阶段以“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算型”主导下的第3代计算机网络为标志。该技术由ISO于1977年首次提出,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最终发展成为互连网的标准框架。

  二、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从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对的风险来看,网络风险主要来自网络的开放性、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黑客的恶意攻击等因素。其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网络的开放性: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直接导致任何一种外部接入都可能造成计算机网络的不稳定甚至系统崩溃;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在传统安全防御技术中,系统的后门因其隐蔽性而被人们所忽视,作为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实现的载体,网络操作系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操作系统不仅需要提供网络通信所需要的各种协议,还需要实现网络服务的程序;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计算机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共享,这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主要目的,但资源共享所带来的网络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理由;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为攻击者提供更多的可乘之机,合理的网络设计则可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维护安全的双赢。目前,BUG是计算机用户在日常使用网络过程中最容易遭遇外部攻击的程序,这说明安全的防御程序并不存在,甚至连安全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正是因为BUG的不稳定而被黑客经常利用,并且这种攻击通常不会产生日志,使得网络维护人员无从查起;恶意攻击:通俗地讲,恶意攻击就是网络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这两类理由是目前公认的网络安全公敌。随着计算机文化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渗透,使得这类攻击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多,损失也是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尽管防火墙的拦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络攻击的可能性,但对那些隐蔽内部网络结构中的威胁,防火墙还是显得有点局限,特别是对访问内部网络时伴随的威胁,防火墙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防御策略

  1.加强日常防护管理

  第一,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及程序。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及时更新系统补丁,是防止病毒入侵的基本要求,如果一旦感染病毒,应当立即下载专门软件进行查杀。另外,不要随便从非官方网站上下载软件,来历不明的软件可能就是病毒的载体程序,一旦运转改程序就可能造成计算机资料丢失,所以要选择信誉较好的网站下载软件,并将下载的软件进行专门分区保存并定期杀毒。

  第二,防范电子邮件攻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收到来历不明的邮件,对该类邮件应该谨慎处理,尽量不要直接打开,以免遭受病毒邮件的侵害。目前,病毒依附邮件进行传播已经越来越多,如果我们稍有不慎就会中其圈套,遭受恶意邮件的攻击。电子邮件攻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并表现不同的形式:电子邮件轰炸,也称为电子邮件“滚雪球”,主要是通过非法IP向攻击邮箱短时间内发送海量垃圾邮件,直接导致邮箱容量超载而瘫痪;电子邮件欺骗,攻击者伪装成系统管理员的身份,以邮件的方式要求提示用户更改口令等信息,进而将附件中加载的病毒或木马程序入侵到用户计算机。对该类攻击的防御比较简单,目前一些专门的邮箱病毒过滤软件拦截效果比较明显。

  第三,安全设置浏览器。浏览器也是网络病毒经常入侵的部分,Cookie是在浏览过程中被有些网站往硬盘写入的一些数据,它们记录下用户的特定信息,因而当用户回到这个页面上时,这些信息就可以被重新利用。因此,安全的浏览器使用方式应该设置安全级别,并关掉Cook ies。但需要指出的是,关注Cookie的目的不是对这些信息的重新利用,而是对硬盘数据的关心。

  第四,保护好自己的IP地址。在网络安全协议中,连结在Internet服务器和局域网上的每一个服务终端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对用户自身而言,还是对对方而言,IP地址都是隐藏的。但在网络上聊天时,因为聊天信息传输需要捆绑IP地址,因此导致IP地址容易暴露,这就为网络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黑客获取用户IP地址的方式很多,但从用户的上网信息痕迹或者从跟踪上网 中获取的方式比较普遍,而黑客一旦其获取了IP地址,就能实施网络攻击。因此,在日

常用机过程中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个人关键信息泄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经常使用ICQ,最好在“IP Publishing”设置中将“Do not Publish IP ad-dress”选上。而一旦遭受攻击,也不能盲目下载软件进行清扫,应该从信誉较好的网站下载IP工具,安装运转以保护IP地址。

  2.安装配置防火墙

  在Internet内,网络连接中的所有用户都具备直接访问外部世界并与之通信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是以内外交互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外部世界也同样可以访问该网络。网络的相互访问为黑客攻击提供了机会,为了防止攻击发生,在双方服务器和各客户主机上分别布设防火墙是网络安全防范的必要技术。因为一旦防火墙建立起来,用户和Internet之间就竖起一道过滤屏障,这道屏障对输出和输入的网络信息进行扫描,实现安全隐患的提前判断和拦截。目前,防火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常用的主要有滤防火墙、 防火墙和双穴主机防火墙3种。

  3.加强访问制约

  访问制约是对外部访问过滤的关键技术,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访问制约不仅提供主动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而且还能维护网络系统安全,对网络资源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现行的访问制约技术主要包括7种,不同访问制约技术的应用应当按需设置,主要参考网络安全的等级需求进行,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网络的安全访问。

  4.信息加密

  信息加密技术是网络完全防范的常规技术之一。通过对敏感数据信息实施加密处理,可以维护数据信息的安全,实现网上数据的安全传输。常用的网络加密技术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3种。不同的加密技术可以应用到不同的情况,但应该指出尽管加密技术可以防御绝大部分攻击,并且在多数情况下信息加密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惟一策略,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充分防御不能完全依赖它。

  5.物理安全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的物理安全策略的重点在于对整个网络系统实施保护,它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外部连接设备等软硬件系统免受外部攻击的关键技术。常用的物理安全策略主要是用户身份验证,目的是保证个人用户的隐私。另外,维护计算机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也十分重要,因为计算机容易受到其他电磁干扰而运转不稳定,因此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的必要准备。

  综上所述,尽管计算机网络供给无处不在,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缠绕,但只要我们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保护策略,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安全理由的出现,更不会给入侵者提供可乘之机。为计算机正常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55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