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接下来更好的说(che)明(dan),请允许我开篇简单剧透下:女神创业开了一家互联网思维的服装公司,类似国内的“fan客”。公司的高层决定看展一个叫做“Senior Internship”(老年实习生)的计划。帅爷爷就是这名Intern,是的,你没看错,实习生说的是这个帅爷爷。帅爷爷在退休前,在一个做电话簿的公司(传统行业)担任VP, 一直工作了50年。起初女神是拒绝给帅爷爷当mentor,她基本没有给帅爷爷分配任何实质性工作,在俩人的接触中,女神逐渐发现帅爷爷反而更像是mentor给了她很多指导,工作上的生活上的。最终,在帅爷爷的帮助下女神战胜了事业上以及家庭上的重重挑战。
由于电影的故事背景也是围绕女神的创业互联网产品展开的,不禁让我看完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产品人是可以跨行业的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很多传统企业在考虑转型,伴随而来的是很多传统行业的产品人也在考虑转型。但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害怕的,害怕一切从零开始,害怕自己已经没有年轻人的精力去竞争。然而,我想说的是产品经理的本质是没有行业的区分的。优秀的产品人,他对需求的定位、数据的分析、市场的把握、商业的运作了如指掌,然而这些经验可以平行移植到各个行业,这也是产品经理这一职位的一大优势 - 强扩展性。跨行业更多的差别在于行业的差别,在了解行业信息、行业趋势、行业中同行竞争对手等等信息,将自己在产品本身积累下的经验移植过来,照样是一个优秀的产品人。
在这部电影中,帅爷爷作为一个在传统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资深产品人,将其积累的市场调研能力应用在互联网产品中,帮助女神的创业事业取得成功。
站在一线听用户的声音
电影开场一幕是女神作为客服在接听客户的投诉电话,并承诺客户亲自登门换货致歉。很多产品团队,再投入大量的心血设计开发一款产品后,会不自觉的认为,这款倾注心力的产品一定会有用户,用户也一定会喜欢。作为产品经理,多在一线听听用户的声音,能撑得住多少吐槽,就能禁得住多大的荣誉。如何去听?方式很多种。比如2B的产品,多跟着销售去跑单了解用户疼点,多给用户做电话回访了解反馈;2C的产品,多去看看各种下载平台上的用户吐槽,多去完善反馈机制。
在做实习生的时候,经历过的公司都会给产品实习生收集整理反馈的任务。最开始接触觉得很枯燥,但是后来发现,这是对于初级产品人,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像用户一样去感受产品
电影中有一幕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女神在自己的网站上拍了一件衬衫,收到后发现,衬衫已经扛不住“旅途的艰辛”,变得皱皱巴巴。当下,女神就决定去自己的工厂,和工人沟通打包的方法,如何让用户拿到像礼物一样的产品。
和上一条相似,都是评估自己产品的好方法,只是一个来自外部(实际的用户需求),一个源自内部(将自己作为用户去体验)。比如,像用户一样去搜索、下载、安装、使用你的产品。尽量将自己position成为一个小白用户去使用评估。有的时候需求都不用用户告诉你,你便知道哪里需要优化调整了。
产品经理要有很强的Ownership
电影中贯穿的主线是为女神公司寻找CEO。为什么女神自己不是CEO? 董事会觉得女神太年轻,虽然是一手把公司建立起来,但是毕竟年轻缺少一定的领导经验,更希望找一个资深的CEO来接管公司。当然,故事的结局肯定是好莱坞似的happy ending。 但电影中让我很感触的是,女神说没有人能比我更了解这个公司,更热爱这个公司。
Ownership对于产品经理是非常重要的,他决定了你能否主动研究摸索产品并将其完善,也决定了在缺少资金缺少支持的情况下,你是否愿意像保护孩子一样保护自己的产品。同时,具备很强ownership的产品经理,通常都具备极强的内部驱动力。而内部驱动力,正是成为优秀产品经理的必备条件之一。
收尾: 所谓爱一行干一行。产品经理不仅仅是对某个产品、产品线、甚至整个公司的管理,他的很多品质能力都可以被横向移植,不仅仅可以跨行业,甚至可以被移植到对于人生的管理方面。这也正是产品经理最吸引我的地方。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