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我在我笑完以后发表一下我对这个产品的个人看法,我很严肃的表明下我的态度:我不认为值乎是顶级产品。大家听完了我的结论,请先不要激动,看一下我的理由是否合理,再来喷我也不迟。为了避免鸡同鸭讲,我们首先确认一下共识:什么叫做顶级产品?
我认为,顶级产品至少应该包含如下几个要素:
1.创新的模式
2.优秀的设计
3.很强的使用价值
而值乎,以上三者一样都不满足。
1.模式创新,不存在
其实朋友圈的付费阅读,早在两个月以前,就有一个公众号,叫做:"大弓小匠"做过了,知乎的这个根本谈不上模式创新,只能说是照抄,就像当年他们抄quora一样。(大弓小匠的页面已经无法访问,只能找到截图了)大家感受一下
请问,哪儿有模式的创新?
2.优秀设计,搞笑吧?
值乎的界面设计其实有两个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2.1.隐藏的信息不在用户视觉的焦点上
当用户第一次使用添加打码区域的时候,从一般人的使用习惯来看,点击按钮的预期应该是文字下方增加一个区域用来填写打码内容。而这时候光标却移到了内容显示上面,增加了两个"# #"号,让用户在预期的非打码区域填写打码内容,这个是不合理的,可能会造成使用上的不流畅。
2.2.支付按钮不突出
下面是支付的页面,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1.我也来写一条
2.更多独家信息
可是这个页面目标是干什么的呢?这个页面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用户支付,次要任务是让用户编写自己的内容来传播,最次要的任务才是去看更有意思的内容。
所以,基于这个目标,这个界面就有一个问题:界面上没有突显出支付的按钮
同时如何解释一个狭窄的页面出现两个让用户编写内容的按钮呢?不会造成用户的困惑吗?
当然,如果说知乎做这个东西的目标可能意图在于传播,而不在于支付的转化,可能也是合理的。如果目标在于传播,那么为什么又把"查看更多独家消息"和"我也来再写一条"放到同样重要的视觉重心呢?
啊,考虑到值乎的页面其实,这种设计,还是在现成的『大弓小匠』公众号可抄的情况下做的,这个说是优秀,你不是在搞笑吧?
3.创造价值,哈哈哈哈
上面两个点,说的还只是个小问题,知乎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它根本无法创造出任何价值。
不知道是关键意见领袖们是不是看《认知盈余》看的自己脑子的逻辑盈余到溢出了,还是自己本身说话就不考虑逻辑。
本质上来说,知乎的消费者消费的不是内容的价值,而在消费者自身的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在看不到答案的情况下,消费者为商品(隐藏的内容)付费的动力是好奇心!!!!只有对内容好奇,才会点开这个内容,当多次好奇都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消费者好奇心被耗尽,就不会再去点开了。
当然KOL们可能会说,付费后会有值和坑的选项,如果你被坑了,可以选择坑的选项,让内容提供者收不到钱,新的用户看到值和坑的选项就可以判断出应不应该付费。
错!大错特错!
人的行为是不能够按照"有用就点值,没有就点不值"的行为轨迹来思考的,你自己想想,如果你被一个别人坑了,但你实际已经完成了支付,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会不会想让别人不要被坑?会不会想着再坑下别人?所以点下赞是不是会有很高的比例?
同时,我前面说过了,对用户来说付费前他们的动力是好!奇!心!内容坑和值的比例根本无法减弱他们对内容的好奇!就算坑和值的比例能够降低他们付费的可能,但是我们得知道,只有足够多的用户付费以后才能给其它用户以决策的支撑的!大哥,拜托用脑子想想,一般人有多少个微信好友?他们给你这条消息付费的比例是多少?普通人发的付费信息,会有多少人付费去看?
这特么的不跟普通人在朋友圈和QQ空间卖货是一个道理吗?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产出优质内容的,但值乎的设定让每个人都可以0成本的发布付费内容,既然是0成本,而且还有收益预期,为啥不多发呢?而一旦多发,有价值的信息都直接被大量无价值的信息给淹没了!
而且这种信息的传播只有发布者才能获得收益的设定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普通人的微信好友大部分在300~600之间,如果二次传播的人无法获得收益,就不会有动力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二次传播无法引爆,那么,有价值的内容永远都不会凸显出来。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家最终会大量看到的,并不是有价值的信息,而是能够引发好奇心的信息,也就是从客观判断上,比较『坑』的信息。
普通的用户被没有价值的信息坑了两次以后,还会有信心来给看起来有价值的内容付费吗?如果有价值的内容得不到很高的利益,有价值的内容提供者获取不到收益,还会继续提供内容吗?不会!一个产品对于产品提供者和产品消费者都没有价值,且无法持续发展(友情提示:大弓小匠微信公众号的页面已经503无法继续使用了),那么,它是顶级产品吗?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