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岗前培训
对于一个新员工来说,进行岗前培训,对于提高其工作绩效是必要的和明显的,主要培训内容是企业文化和工作内容两个方面。新员工一旦走向工作岗位,仍要不定期地进行富有成效的在岗培训,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其间则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决定他们是继续留用还是淘汰。
2.在岗培训
由于企业内外环境和工作重点的变化影响,有时要对在岗员工进行转岗或晋升,同样需要进行培训。以员工的发展规划为目的进行在岗培训,是职前培训的延续与发展。通过在岗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向个人传达企业对其前段时间工作绩效的肯定态度,同时通过在岗培训也有利于员工工作绩效的进一步提高。
在岗培训是按照考核结果,进行绩效面谈,使双方达成下一步绩效改进计划,按照计划实施培训,也就是要使得培训更加明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价值。比如转岗培训最终要通过绩效考核来评定员工的素质是否与岗位职责相吻合。
3.外派培训
外派培训是对员工学习更多技能而参加培训班、研讨会,甚至派到外国去考察学习,这些内容中有很多都属于长期培训,参训员工要在一定时间内离开工作岗位,这对于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来说,是不可能采用的。外派培训后的结果是能够带来更多先进知识和经验,有利于指导受训人的工作乃至整个企业的业务开展,对提高企业绩效来说具有长远意义。
4.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离不开为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与员工建立双赢的培训体系。事实证明,只有注重员工培训与发展的企业,才会拥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到底是在为自己培养人才,还是在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关键在于它是不是真正从员工角度考虑问题,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来进行绩效管理
针对员工发展规划而进行的培训是企业维持人员相对稳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将企业培训视为企业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过程。因为投资的最大特点是要求获得投资回报,那么培训投资的回报就是员工能力、态度和工作绩效的提高。强化培训的投资导向,可引导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重视培训效果,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考核,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有一个问题不少企业老总常常问我,那就是有了培训就一定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么?这也未必,关键是你的培训要注意与绩效考核结果相结合,要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注意科学性和有效性。员工培训是否进一步开展应借助于绩效考核的结果。所以,企业要想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把培养人、发展人做为工作重点,增加培训投资,增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
另外,重视培训工作还是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结合我们企业近两年的发展经验来说,我们非常重视针对员工知识技能的各项培训,鼓励员工参加有利于提高技能和工作绩效的培训班,已经收到明显效果。我们的员工每年都必须参加一个月的在岗培训,同时,还有日常穿插的业务培训,通过幻灯教学、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每个员工的学习热情,并把参加培训所取得的成果做为员工日常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部分,真正将企业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员工时刻充满活力,让企业永葆青春。
企业员工培训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有效的员工培训其实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事实上,培训的效果并不取决于受训者个人,而恰恰相反,企业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状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综上所述,不论是跨专业跨部门的横向培训与发展,还是专业技术、管理层级的纵向培训与发展,都会让员工感受到被企业尊重和认可。美国商界有这样一句名言:“愚者赚今天,智者赚明天。” 企业要赢得未来的竞争,就必须注重整体绩效的提高;要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就必须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我们的企业还是要多注意花今天的钱,争取未来更大的收益吧。
员工培训”与“企业绩效”到底是啥关系?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