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移动端用户越来越重视手机安全和隐私,近两年安卓手机也拥有了越来越完善的权限管理体系。不论安卓、iOS还是已经不被看好的WP,使用手机硬件、功能、读取用户信息等,都需要用户授权。
权限提示是智能手机用户经常会遇到的一类弹框,却也是常常被PM们忽略的一类。这也难怪,一来权限框本身是系统自己做的,app通常只需要申请,不需要自己做太多;二来它就像盖章办事一样,常常被当作走官方流程而已。而Cynthia却认为,权限提示的作用不可忽视。
权限提示的重要性
权限提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关系第一印象。
权限提示都在第一次使用一个功能时出现,多数也都在用户首次打开app时就跟用户见面,一方面,它关系到用户首次使用的交互体验;另一方面,由于权限常常涉及敏感信息,它也会给用户树立一个品牌形象,是流氓还是君子,可信赖还是不可信。
2、关系功能可用性。
毫无疑问,当用户拒绝一个权限,就会有一个对应的功能点不可用。一方面,这对辛苦做出功能的产品团队,等于是努力付之东流,郁闷自不用说。另一方面,当用户确实需要这个功能,却又因为拒绝过权限而无法使用,造成体验的缺失,其结果常常甚至比bug严重得多。
有不少产品团队会忽略这点。然而,不论是系统做还是app做,当流程还是当盖章,最终拍板盖章的还是用户。何况,给不给app权限,对系统来说无关痛痒,对app却至关重要,怎能不重视?
几个反面例子
反面例子几乎俯仰皆是。Cynthia举几个自己身上或身边发生的:
例子1:
下载一个新app,打开试用,刚一打开主页,就连着弹出四五个权限提示框,前两个还看一眼,后面的直接一路拒绝,进入主页,心里已不太喜欢。后面用着用着,又不时有些功能因为没给权限而用不成,比如录音、拍照、换头像等等,又去系统设置一个个权限找到、打开,一圈下来早已好感全无,用了没多久就搁置了。
例子2:
父母这一辈的人常常特别在乎手机隐私,app里看不懂的权限一律直接拒绝。一次一个长辈告诉我,别人手机里的地图都很好用,自己的却啥也干不好,要换app。我一看,OMG,GPS权限都没打开,长辈说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等我帮他打开,功能就都可用了。不知不觉,帮某地图app拯救了一个即将流失的用户。
例子3:
前段时间,某网站上见一群人抱怨,某支付工具太过流氓,一打开就要一堆用不上的敏感权限,如拍照、录音等,更是有人猜测其恶意***、窃拍之类,闹得挺大。
而作为同行,Cynthia知道这些功能还是用得上的,比如该app有这样一个功能,当有人多次输错支付密码的时候,app会自动拍录下嫌疑人,留作案底以防万一。这样,拍录权限总不能在嫌疑人输错密码时弹出来吧。
例子4:
这是迄今我见过和权限有关最让人崩溃的案例。某天,同事在安卓平台下载一个安全app,帮助监控其他app的行为。打开app的时候,我们就震惊了,接连不断地跳出无数个权限框——该安全app把它所监控的所有app的权限,都再申请了一遍。用户必须不断点允许或拒绝,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分钟,杀伤力不言而喻。
以上。用户对权限常常是吝啬的,对权限提示却是缺乏耐心的。有时产品团队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简直是在暗示用户点“否”。
权限提示应该怎么做
尽管权限框本身是系统所做,
app
却并不是无能为力,相反,能做的事情很多。
1、用到时才出现
有些app所有的权限都在刚打开app时冒出来,这是大忌。这是用户甚至还不知道这个app是做什么的,更不可能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个权限,自然容易拒绝,影响功能,还影响用户印象。Cynthia建议首页只放立即要用的、无法主动触发的权限(如O2O的GPS定位),可以通过某个动作主动触发的权限,尽可能放到触发时再弹出(比如点了“保存图片”,才要求使用相册)。
2、向用户解释、引导
权限给不给,决定权在
用户
,让用户知道权限用来做什么,是必要的。有些权限只要放到合适的位置,用户自然知道它的作用(比如“扫一扫”时获取相机权限),有些则不那么明显,需要向用户解释。如果系统不允许app修改权限框,可以在获取权限之前,在app内弹窗或用其他交互告诉用户,在文案上多花些功夫,让用户感到给权限很重要或有很大好处,再稍作引导,用户自然容易点“是”。
3、避免连续出现
连续出现的重复事物,多让人失去兴趣,甚至反感,一般连续出现两个以上权限框就会有点影响,第三个开始常常已经不看内容,只想跳过了——而这时往往是点“拒绝”跳过。首次打开app时,用户的耐受度会稍高些(因为都知道这时候一般会申请权限),但最好不要超过3个弹框;而使用时才出现的权限框,尽可能不要连续2个。
4、留意敏感权限
读取联系人、读取短信、写入/修改短信、读取GPS精确位置等,都是用户容易警惕的敏感权限,在处理敏感权限时需要特别注意。比如,首页申请多个权限时,把敏感权限往后放,以免用户一上来就过于警惕;或是,申请敏感权限要特别解释,并承诺不会泄露;再比如,除非必要,设计功能时,敏感权限最好不要和重要功能绑定,如果不允许读取联系人就不能加好友,用户可能就失去兴趣离开了。
5、合理补救
如果用户已经拒绝了一个权限,导致他需要使用的某个功能无法使用,尽量不要让用户吃闭门羹。Cynthia常常看到,这类情况的回复是“无法使用XX”、“XX出错”等,这些字句暗示用户“这是种app出问题的状态,且你无法改变”。然而事实上用户是可以改变的,好一些的说法是“XX权限没有开启,请到设置-XX里开启”,更好的做法是直接给链接到设置位置,要知道对用户来说“系统设置”几乎是个迷宫。
6、避免霸道
霸王条款让人不爽,也让人感觉流氓,不过也有时,我们并不想霸道,却没注意让用户感觉到了霸道。比如用户不给某个权限,整个app/某功能就不可用,WP8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反例,必须同意所有权限才可以下载/使用。如果不是必须如此,还是尽可能减少吧;或者,如果产品策略如此,不太影响用户体验也可以关联一个权限,但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当然,如果你是行业寡头,用户非你不可,你随意,开心就好。
以上。总的原则就是“合理”:合理的位置、合理的数量、合理的解释、合理的交互。做好了权限提示,才能保证用户体验的完整,别让团队辛苦做出来的功能,死在一个提示上。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