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的管理活动,是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
目前,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在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重视程度不够。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二是成本控制人员素质低。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成本管理人才不多。有相当一批成本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低下,文化水平及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成本控制发展需要。
三是材料管理不严。材料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70%左右,在施工过程中浪费材料的现象非常严重,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
四是成本核算流于形式。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没有将工程进行目标成本分解,并与实际成本对比诊断分析,认真比较并分析各项费用的节超情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并不能给予真正意义上的指导。
为消除以上现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首先要明确以下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即动态控制。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的循环。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
强化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采取组织和制度建设等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处、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2)建立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模式。(3)完善成本管理办法,主要解决“由谁做、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有关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具体事项,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严格执行。(4)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的印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5)加强考核兑现。项目要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成本,节余成本给予奖励,超出成本给予罚款,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否则各项成本管理与控制指标都不可能完成。
2.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实施性施组、方案是决定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内容,将直接决定工程成本的产生。为了控制成本,对实施性施组、方案必须进行经济比选,在多方案满足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好中选优;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进行技术指导,施工后进行及时验收,保证不出错、不返工。最大限度的控制施工成本,实现“成本、质量”双预控的目的。
3.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费是构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工费的管理要按照固定单价和计件数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人工单价根据市场和定额相结合的原则,并以合同的形式来确定;计件数量根据实际完成工程数量和定额相结合来确定。(2)材料费的控制。工程实体所构成的材料费是工程项目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对材料费的控制必须从两个方面实施,一个是材料的价格,一个是材料的数量。材料价格如何能够达到最低?关键是材料采购的过程和控制的程序,一般大宗材料采购采用招标采购,小型材料采购采用直接采购;另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及职业道德也是成本控制应该注意的因素。材料数量如何有效控制?首先是材料计划必须由技术部门提供,计划的准确性由技术部门保证;材料采购数量与发放数量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保证日清月结,保证采购与库存和消耗数量的统一。做好这两方面工作达到有效控制材料费的成本目标。(3)机械费的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费也是构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项目而言,机械设备可采用自有、购买、租赁等方式,但无论选用何种方式,都将产生一定的成本费用。首先在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下,必须先进行经济指标论证并通过方案的比选才能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地避免设备的闲置和损坏,增加机械费的成本;在机械设备进出场时间上一定要控制好恰当的时间点,及时进场,退场,做到既不影响施工也不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增加。达到有效地控制机械费的成本目标。
4.加强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
工程质量标准的合理定位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因为质量过剩和质量欠缺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一次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既不过剩也不欠缺,就能够做好质量成本控制。
5.加强工期成本管理与控制
工期与成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在保证合同工期的前提下成本越低越好;另一方面延误工期可能会降低局部成本,但会导致业主的索赔(或罚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损失。控制工期成本就是在保证合同工期,投入一定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压缩工期,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6.加强成本合同管理以控制成本
项目总成本目标一经确定,需要在项目内部进行二次分解,划分不同的成本中心,并以书面合同的形式在项目经理与职责部门(或个人)之间签订下来,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实现职工个人收入与项目成本连锁的机制。
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造成项目成本不必要的损失。只有成本核算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才能真正做好项目成本控制,取得理想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三友,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与流程再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李定安.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