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悖论,是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
一提起经济学,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枯燥无味的数字与复杂的函数曲线。其实,经济学也是很有趣味性的,比如以手表定理、木桶理论、零和游戏为代表的经济学定律,就能让人很清楚地理解经济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以逆向选择为核心,介绍如何从中找寻社会经济的逻辑和内涵。
一、从柠檬市场到逆向选择
提到逆向选择,先要弄清楚悖论这一概念。悖论,是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正确所致。
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悖论的存在。其中,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于1970年提出的“柠檬市场”悖论提出了逆向选择的概念,属于较为著名的一种悖论。阿克洛夫提到,市场交易中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将使得原本无人问津的残次品充斥着整个市场,而质量上佳的优质产品却最终遭到了淘汰。
具体来说,柠檬市场悖论的前提是在市场中,特别是在二手市场中,交易双方对产品质量信息的获得是不对称的,卖方永远比买方更清楚产品的确切质量和价值。因此,卖方可以利用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性对买方进行欺骗,这就形成了隐藏信息。
隐藏信息最终将导致逆向选择,其结果一是在交易中隐藏信息的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利益产生损害,二是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发生扭曲,质量好的产品被挤出市场,而质量差的产品却留在市场,极端的情况是市场会逐步萎缩甚至消失。这是因为买方只希望根据他所了解的平均质量来决定支付价格,这个价格将使质量差的卖方愿意成交,而质量好的卖方则由于得不到质量相称的价格而退出了市场。
人们早就已经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与常理不一致的经济现象。按常理说,降低商品的价格,此类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此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然而,有时候即使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增加购买,甚至还会减少购买;提高商品的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此商品的供给。这种和常理相违背的悖论现象就是“逆向选择”。
二、逆向选择的危害
逆向选择主要是由信息的不完全对称与机会主义行为所引起的,它会导致交易市场上出现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品,进而出现市场商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比如,在
产品
市场中,买方因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而只愿意按照商品的平均质量来支付价钱,这就让优质产品的价格被低估,从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仅有劣质品成交,而优质品反而被淘汰。如此恶性循环,进而造成交易的停止。
目前,钢铁业是受逆向选择冲击较大的一个行业。由于整个钢铁业受制于产能过剩之困,因此钢铁质量无论好坏,都会存在产品大量堆积、无法销售的局面。但因为劣质钢材成本过低,低到即使优质钢材再怎么减价也不可能低到与劣质钢材价格持平的位置,这样一来市场上能销售掉的都只有次品了,优质产品可能将会退出市场。
在保险市场上,很多被保险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会隐瞒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问题,如此一来,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就会极大上升。对此,为了保持利润,保险公司就要规定一个较为高额但平均的保费。尽管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提升保险公司的收入,但也会因此让身体健康的人放弃投保,进而使得被保险人大多都是身体较差的。
三、人才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同样存在着逆向选择与的问题。通常而言,员工比企业更了解自己的能力、见识与水平,而企业只能通过学历、资格与工作经历等硬性的标准来判断员工的能力。如此一来,一方面是有些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因个别硬性指标约束而无法引进,另一方面很多水平较低但条件相符的人员会进入到企业中。
同时,错误的选拔制度与激励制度还会使得优秀人才的流失。人才“柠檬市场”的出现通常是不完全或局部的,这是因为企业一方面在流失大量的人才,同时也在不断地引进高质量的新人才。由于人力资源的进入障碍并没有假设中的那样高,而是很低的,这样从形式上掩盖了企业人力资源逆向选择的黑洞,使其不能完全地表现出来。另外,逆向选择也不会在企业的整体中爆发,而是在许多核心部门内局部出现。
尽管逆向选择的出现形式是不完全和局部的,但它的破坏力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企业的人力资源逆向选择表现是完全的,那么企业将先是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最终走向破产、消亡。
因此,为了消除局部的逆向选择情况,企业就要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思想,改变人才引进只是成本消耗而不是资本投入的错误观点,将核心人才的流失归为操作风险,运用运筹学理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模型,对人员招聘(选人)、岗位培训(育人)、工作调配(用人)和薪酬待遇(留人)等重点环节进行分析比较,在薪酬福利制度设计和管理上消除平均主义倾向,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按劳分配原则,发挥薪酬福利的弹性杠杆作用,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形成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马太效应,形成和促进“潜能—绩效—薪酬—开发”的良性循环。
以上就是“逆向选择”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体现。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