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成功都是死缠烂打出来的,对于创业者而言首先得放下身段,把每一个机会都当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去争取,咬紧牙关死扛,就算倒下也要比别人多坚持五分钟,做到这两点你未必会成功,但是做不到你一定不会成功。
1、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虽然成功没有诀窍,但成败是有规律的。这个世界的核心是逻辑,没有没来由的成功,也没有没原因的失败,套用托尔斯泰的话,成功的企业各个相似,失败的企业各有不同。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备受屈辱”做了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
我观察那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可以发现成败其实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不管你是创业还是打工,不管你所在的是哪个行业,
走正道、创新和死缠烂打是所有成功者的共性,做不到这三点基本上不可能成功,做到这三点基本上不会失败。
创新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但走正道和死缠烂打是任何人如果想做一定可以做到的。决定成败的三条中有两条是任何人如果想做都能做到的,这就是这个世界的逻辑,上天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可能成功,因为成功的条件有三分之二是你自己能够把握的,就看你自己是否去把握了。换言之,只要努力,你就已经具备了三分之二的成功条件。
人人都喜欢有“脸面”,都喜欢被人尊重,但别人尊重你只能是因为你的人品好以及你的成就,尤其是你得有超出别人的成就。
而要做到有超人的成绩,你必须先“不要脸”、“不把自己当人”,
你必须放下身段,忍别人所不能忍,做别人所不愿做,你才可能克服千千万万艰难险阻有所成就。
创业者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创业是从零开始的一次全新旅程,你过去的身份、过去的业绩都已经成为过去,如果你不能忘记过去,还躺在过去的辉煌上流连忘返,那么过去越辉煌,你的创业就越不顺。
我离开商务通后再次创业的时候就深刻地体会了这一点。主持商务通时,我每次签字支配的是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再次创业后,我每天签的都是几千几万的单。主持商务通时,一个省代来京想见我还得看我的心情;再次创业时,一个地级代理来京我都得请人吃饭。
这种落差是很难受的,原来是别人“求你”现在变成你“求人”,而且对方可能就是同一个人!但是如果你不能接受这种落差并且适应你的新角色,你就不可能成功创业。
创业者必须能够放下身段,亲力亲为地去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去做那些你原来的身份不需要去做的小事,不管是端茶倒水还是三顾茅庐。
放下身段,就是不要把自己当作管理者而是亲自去盯着公司最紧要的事情,而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做出产品打开市场是最迫切的业务,所以创始人就应该是产品经理,亲自参与到设计产品之中去。
我认识很多成功公司的创始人他们自己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以及最大的销售员。请记住,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创始人不会的事就是公司不会的事,创始人不懂的问题公司也难以解决。
对于连续创业者而言放下身段是很难的,因为在原来的领域他是非常成功的,处于万人瞩目的舞台中央,站在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现在开始新的创业要转为一个新兵,一下子从可望不可即的高度降到地面甚至地下,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没有结果等于没做
拉卡拉企业文化的十二条令中有一条:
解决问题,没有结果等于没做。
拉卡拉不相信借口,你可以找,但是找了也没有用,因为我们认为只要没有结果,不管任何理由,都等同于没做,都是零分。
我发现,找借口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式,而且是loser(失败者)的典型特点之一,有这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人很难改变,我越来越觉得,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喜欢找借口的人,你基本上不应该和他合作,和他合作就是浪费时间,甚至和他争辩都是在浪费时间,他们不成功是大概率事件,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winner(成功者)从来不找借口,他们要么告诉你目标已经达成,要么告诉你他正在解决问题,
只有那些loser才会喋喋不休地和你讨论他们多么努力,条件多么不利,别人的运气多么好,他们的运气多么不佳等等。
在winner看来,任何目标的达成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在loser看来,除非你把成功放到他面前,否则任何事情都会影响他的成功而且不是他的责任。
区分winner和loser很简单,你询问一件事情时,如果直接告诉你结果,“yes or no”,是 winner 的工作方式;如果从过程、原因讲起“因为……所以……”的,是 loser 的工作方式。
据说乔布斯提拔副总时会让其明白一个简单道理:你与保洁员的区别在哪儿?“当你是保洁员时,借口有用,而副总与保洁员的区别是,借口不再管用了!”
领袖与群众的最大区别在于群众是执行指令的人,领袖是解决问题的人。解决问题就是拿出结果,如果你不断解释理由、找借口,说明你已经失败了。
3、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冯仑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据说胡志明当年向林彪请教如何打赢战争,林彪说“熬”。说得太对了,所有的成功,都是一个漫长的坚持的过程,一个战胜所有困难、所有对手的过程,一个死缠烂打的过程。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我的最爱,大学时代每年寒暑假我都会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看一遍,《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谁的武功最高?活得最久的人武功最高,所以只要熬着,熬到和你同样的高手都死了,你就是天下第一了。
这是真理,做企业也是如此,
一个企业只要活到竞争对手都死了你自然就是老大了。
在漫长的竞争中,谁能活下来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从当年的三大门户,到现在的遍地互联网金融,无不重复着一个真理,谁能扛过金融海啸,谁能扛过经济泡沫,谁能比竞争对手活得更久一点,谁就是赢家。
任何成功都不是按照一条设计好的道路一路前进的结果,所有到达目的地的成功者都是把所有的错试过了,把所有的弯路走了,把所有的壁碰了之后才找到正确的那条路,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熬”的过程,“熬”不下来何谈到达目的地?
所以,
我们必须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漫长的征程中,只有那些能够自我调整心态的人才能成为赢家。
俗话说,人生八十年,三贫三富过到老,经历不顺和挫折是必然的,看到别人发展得更快或者被别人挤兑欺负,都难免让人心态失衡,关键是你能不能迅速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正常。
绝大多数人创业失败都是因为心态问题,他们放不下身段羞于死缠烂打,他们往往缺乏过程感急躁冒进,他们总是幻想着一战成功,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他们往往容易把小公司当作大公司来做,过分关注战略、规划、制度、流程等大公司的东西,把公司的事情复杂化,抬高了公司成本,降低了效率。
过去十几年,我参与创办了6家公司,作为投资人和顾问参与的公司就更多了。我看到的是,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是九死一生拼杀出来的。他们在最后成功之前,都经历过现金流断裂、发不出工资、市场推广束手无策、合作伙伴反目等数不清的波折。
我们看到的都是成功者台前的风光,看不见的是他们背后独自品味的辛酸。这个世界,你想享受特殊的政策和待遇就必然需要付出特殊的代价,想拿基金的钱就得按投资人规划的模板去跳舞,想当人家的名片就得染上人家喜欢的色调,想当人家的样板就得随时随地替人家去站台、去唱戏。
所以,创业者们不要自怨自艾,不要认为只有自己命途多舛,请相信,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成功者风风光光的背后是和你一样的坎坷,只是你没有见到而已,还有更多的失败者你更没有机会看到了。
4、成功就是把每一个机会都当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差的人更容易成功?机会多的还是机会少的人更容易成功?答案也许和大家的常识相反,实际生活中,恰恰是那些条件差的、机会少的人更容易成功。
机会太多的人往往不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很容易放弃,一旦啃不下目标即放弃,遇阻则退,不愿坚持。而那些机会少的人遇到一个机会便格外珍惜,
把每个机会都当作最后一根稻草去死缠烂打,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往往修成正果。
我有一个同学非常聪明,思维非常敏锐,过去20年里发现了很多机会,也尝试了很多机会,有一次他问我:“为什么几个机会都是我先开始做的,我没做成,别人接过去却挣了大钱?”我的回答是:“因为你的机会太多。”我同学的选择机会太多了,他经常会遇到新机会,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放弃手中的事情转投其他机会。
上天是公平的,给大家的机会基本上是均等的,所以必须珍惜机会,当机会降临到你头上时你必须去把握,全力以赴行动起来,成功者都是那些善于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的人,尤其是那些千载难逢的机会,否则不但会遗憾终生,上天也不会再继续眷顾你!
什么是进取?进取就是不断将今天的高点变成明天的起点;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把大家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
创业者必须是行动派,只想不行动不可能成功,行动起来基本上就离成功不远了。据我观察,创业失败的人中:50%想了没去做,15%没有坚持,10% 没竭尽全力,10%运气不佳,5%时机不对,5%资源不够,5%能力不够,可见,只要你行动起来,你就已经超越了90%的人。
抓住一个机会就足以成就一家企业,成功并不需要你百战百胜,大多数公司的成功都是因为做成了一个产品,QQ之于腾讯,免费杀毒之于360,便利店网点之于拉卡拉等莫不如此。
机会是拼出来的!有些机会,一旦错失,就不会再来。联想把握机会收购了IBMPC业务,使得联想一举成为国际品牌,跻身世界500强。如果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今天的联想集团也许就流于平庸了。
5、成功就在于多坚持5分钟
很多时候能否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能否多坚持“5分钟”,成功之路如同登山,你只能自己爬,一个坡都少不了,一里路都短不了,没有人能替你,没有办法可以躲,所以抱怨是没有用的。你只有调匀呼吸,调好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坚持走,你终将登顶。登顶时如果别人都放弃了或者牺牲了,你就是唯一的赢家。
商场上也一样,所有的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往往就在于谁能多坚持5分钟,你筋疲力尽之时也是对手强弩之末之时,很多事情成败就在一念之间,多坚持5 分钟换来的可能就是成功,少坚持5分钟的结果可能就是失败。
越是高手之间的较量,越是差距在毫厘之间,也许只要多坚持一秒钟就可以分出胜负。
所谓希望,就是再坚持三五里;所谓成功,就是坚持了三五里。老天总是考验你的耐心及耐力,到最后一秒钟才让你赢。成功总是在你已经准备放弃时到来,坚持走,当你筋疲力尽不再抱希望时你就成功了。
2010年我和几个朋友去三亚骑行五指山。第三天的时候要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骑70多公里,很多人都坚持不住上车了,只有我和另外两个人在坚持。
其中一个哥们儿和我一样在坚持,另外一个体能好比我俩快,远远地骑在前面,其他人都放弃了上了收容车,主办者也在建议时间不早了后面还有安排,我当时就一个信念:坚持,不能放弃,坚持!不能让第一那个哥们儿以后有资本吹嘘他到了终点我没有到。
又过了一会儿,渐渐地我的体力到了极限,和我一起的哥们儿说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安排还是上车吧,我说我再坚持一下上了100米外那个山坡就上车,结果上了坡之后我发现后面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大下坡,一路下坡5公里就到了终点了,而之前上车的一个哥们儿见此情况也下车重新骑行至终点,可是他很后悔,因为他当时如果再多坚持500 米,就和我一样完成了全程。同样骑了70多公里,就因为没有坚持这最后的500米,结果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我看过黄永胜大将之子写的《军人永胜》,其中谈到黄永胜在东北作战时,有一次战斗打得非常艰难,部队渐渐坚持不住了。他正准备命令撤退时,突然发现敌人开始炮击,这是敌人要撤退的征兆,他马上把准备下达的撤退命令改为下令再坚持5分钟,果然敌人撤退,黄永胜迅速追击,结果大胜。
这最后的坚持,与体力无关,与资源无关,考验的是你的信念、你的意志品质。
商场也是如此,越是大的竞争,越是大的战斗,越是要到最后关头才能分出胜负,谁多坚持5分钟谁就是赢家,所以,创业,请放下身段、死缠烂打。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