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 文章
这8个工作感悟,可能很多1岁以上的产品经理也有

这8个工作感悟,可能很多1岁以上的产品经理也有

工作这几年,每年都会写一份产品工作感悟,这次主要是“吐槽”。

看到一位做产品的朋友,QQ签名是“用户体验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想,他一定有很大的职业自豪感。

最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把用户体验看得很重,但这几年做的产品多了,不管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还是看到业内其它产品的发展历程,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绝不仅仅因为是产品设计上的成功。往往还得益于公司资源和推广宣传等方面的因素,而且很多公司也不都是以产品为主导的。

工作这几年,每年都会写一个工作感悟,今年的工作感悟主要就是“吐槽”产品经理这个工作的。

一、没有产品经理,产品的体验或许也不会太差

之前看到一个说法:

“产品经理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因为在互联网公司中,即便缺少了这个职位,公司也可以正常运转;如果缺少了技术或设计,却不行。”

这种说法背后,隐藏着两个现实。第一是国内互联网发展的很快,公司多了,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需求量也多了;第二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程度也蛮高的,产品竞争激烈,大家有可借鉴的案例了,即便没有专业的产品人员,照着别人的抄,产品的体验也不会很差(不过这种最理想的状态基本是不可能的,大家也不必担心自己会失业)。

必须得承认,这个观点有点极端,上文说的主要是那些没有思想,整天混日子的产品经理。

二、同为产品经理,工作内容却不同

业内分不同类型的产品经理,虽然title一样,但工作的侧重点却不同。有做前台的产品,有做后台的产品,有做数据的产品,有做移动端的产品…

如果初期入行,自己没有主动选择权的话,那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要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了。正因为大家具体做的事情不一样,所以对能力的培养也会不同。做前台的产品经理可能更偏向于交互、设计,做后台的产品由于需要跟多部门沟通,所以个人的沟通能力和逻辑性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产品经理的价值,不是做得多价值就高

一个产品经理要想做好一款产品,需要对这个方向有很深的研究,一来靠着对业内竞品的了解,二来也是通过自己对产品的长期使用,以及自己做产品过程中得到的经验。

有些产品还需要产品经理有一定背景知识,比如健康类产品,就需要你了解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对用户需求理解的越深,对创造新产品也越有好处。要想做一款好产品,产品经理的这些积淀比产品技能更重要。

四、产品也分阶段,不同的产品阶段对产品经理来说也不同

拿微博的例子来说,国内微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都是在借鉴Twitter,产品的功能架构和产品形态已经基本确定,对于产品经理个人的想法并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后来随着微博的逐渐发展,产品经理挖掘出新的需求,也会在最基本的功能之上逐渐做新的产品。

一个行业发展成熟了,产品模式也会相对成熟。拿游戏平台来说,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游戏平台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那么你就可以构思更深层次的产品,例如玩家社区;而如果你的公司是从头开始做游戏平台的话,那就需要从最基础服务开始做起了,例如充值、客服。

通常我们讲用户需求有层次划分,做产品也有阶段划分。行业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第一是公司面向的市场是空白的,第二就是公司已有其它产品作为资源支撑,像很多音乐网站都开始做游戏平台了。

五、产品经理个人的思维很重要

在职业生涯中,很难说自己会一直做某种类型的产品。你做社交产品,不可能一直做社交,一是因为客观条件,第二也会因为个人的主观选择。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在工作中日积月累养成一种好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很有益处的。

假设你在PC端搭建了一个游戏平台,那么到了移动端上只是换了一种媒介。虽然由于硬件条件所限,需要了解一些平台特性,但是你在工作中积累的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判断产品功能优先级的标准等等这些知识是适用于所有产品的。

虽然做的产品不一样,但是做产品的套路是一样的。拿公交站牌举例,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产品,平时你看到它就可以分析它的用户群体,公交站牌的作用,揣摩用户的需求,以及现有公交站牌的弊端,如果不好的话该如何优化它等等,这是产品经理思考问题的方式。

曾经看到网上有篇文章抨击互联网思维,文章说互联网思维只是把传统企业本身会有的步骤与产品开发的过程进行了匹配,IT从业者转到传统行业中创业的也正呈上升趋势,很多人都也已经小有成就了,这就验证了IT所培养的思维也适用于其它行业,并且在其它行业也会做的很好。不谈什么互联网思维,主要的是个人做事的思维。

六、产品设计流程对做产品的影响

明确的工作流程,会让你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更加严谨,思路更清晰。但工作久了会发现,好的流程固然会使产生结果的过程更加顺畅,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好的结果。

产品经理做的很多工作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来是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第二也是为了促使在产品内部的讨论会议上大家能达成共识,第三也是为了便于与其它部门沟通。我相信有规范的流程更好,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流程,只要你能思路清晰并且能跟别的部门把需求表达清楚即可。

当然,能做到这点,也需要产品经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对要做的产品逻辑非常清晰。

七、互联网公司中各职位之间具有交叉性

最近在工作中有一种强烈的感触,互联网公司内各职位的职责会有一定的交叉性,运营、产品、设计、技术彼此之间都可以给彼此的工作一些参考意见(交叉性最大的应该就是产品和运营了,在某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产品和运营都需要密切合作)。

最悲催的就是产品了,不管是技术还是设计,对于产品设计也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一个产品经理经验不足或者逻辑思维不够好的话,个人在产品中的主张会很容易被驳斥掉,因此在产品工作中严谨性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是非常重要的。

个人感触,或许是因为产品经理总是需要跟别的部门同事打交道,随着工作时间逐渐增长,对其他职位的工作内容也会有所了解,慢慢的对别人的工作内容也会有所兴趣,所以利用空闲时间也可以学习一下其它职位所需的知识。而且产品经理很多时候扮演的也都是项目推动者的角色,懂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会利于在工作中的沟通。

八、产品经理的麻木性

当我们由一个用户成长为一个专业的产品设计者之后,在这个行业你干久了,看到一个产品就能大致猜出,他们背后这么做的意图,渐渐的会觉得很多事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候,内心深处作为一个用户的意见就很容易被掩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触,就是工作时间久了会有一种对产品的麻木性。这种麻木性主要是指对产品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特别是当你所做的产品行业内竞品已经大同小异,并且现有的产品已经被证明没问题的时候,短时间内会有一种觉得产品已经没有改善空间的错觉。好在这种麻木性是暂时的,自己终究还是一个用户,还有自己对产品主观的感知。

劝告大家在工作中忙碌的时候静下来心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产品。虽然我很不赞同抄袭竞品,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竞品的改版对自己的产品的确会有启发。

好了,就写到这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268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