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产品新人:我踩过的雷,你们就不要再踩了
本文是一个一岁半产品经理的血泪史,对自己的工作做了全面复盘。试过很多错,踩过很多雷,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小伙伴们不要走太多的弯路。
入行已经有一年半了,感觉是时候写点东西出来了,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有喜悦,有悲伤、有成就感,也有无助,写这篇文章主要想给自己一个交代,同时也是对这一年半时间的一次复盘。
本人产品汪一枚,刚毕业的时候因为迷茫不知道该选择什么职业,迷迷糊糊的进入了运营的队伍里,干起了电商运营的活儿,两年后实在觉得没意思,同时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又充满向往,于是通过自学终于走上了产品经理的不归路。
从去年到现在,反观自己这不长的产品经理之路,简直就是一篇含恨血泪史,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年我犯过的错,希望新入行的小伙伴们能够避免。
一、选择公司
大概有很多人纠结过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问题,网上也有很多人给出过模棱两可的答案,本汪却认为,刚入行的产品经理最好去大公司,为什么呢?
1、大公司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氛围这个东西大家应该都懂得,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对211、985趋之若鹜了;
2、公司内部会有很多分享会,你闲暇时间可以参与去给自己充电,产品经理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不被这个行业淘汰;
3、能在大公司当领导的,能从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的,大概率都是比较有能耐的,由他带领着你,可以事半功倍,并且少走弯路;
4、公司内部权责分明,部门划分很细,产品经理需要用到的资源需要通过自己的沟通协调去获取,要跟很多人打交道,这沟通能力自然也会上来。……
好处简直不要太多啊,那么如果去小公司呢?这就要看各位的运气了,一般小公司,运气好的话也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他们一般都是公司创始人、合伙人、高薪聘请的总监等,创业公司都很忙的,没有人带你啊,基本要靠你自学了,如果你自学能力极佳,那就不必多说了,如果自学能力一般,还没人带,你的前路有多坎坷自己心里应该有点13数。如果运气不好,碰到的上司能力一般,你的同事(尤其是程序员)呢能力也就那样,那么就很呵呵了,领导一天一个想法,程序员天天写bug,你每天去应付他们就已经焦头烂额了,更别说学习了。可能会有人说我太极端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事儿谁试谁知道啊(此处省略一万字),总而言之,小公司适合有工作经验的人,产品新人不太适合小公司或者创业团队,大概率会很迷茫和坎坷。
二、选择行业
产品经理一定要选择好你今后所要长期发展的行业,金融,医疗,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大数据……如果盲目的进入一个领域,再想换的话又得从头学习别的领域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像金融、医疗、大数据这种都是有准入门槛的,所以产品新人在选择领域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确定这个领域是你喜欢并且想一直坚持的。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欢的领域的工作也没关系,可以先从这个领域的相关方面切入,再慢慢过渡到这个领域也是个不错的想法。本汪就是之前一直做得电商,后来稀里糊涂的进入了互联网广告领域,对这个领域又知之甚少,隔行如隔山啊盆友,基本都是从头学习,为此费了不少心力。
三、职业认知
在此我想大声喊一句:我们真的不只是个画原型的!进入公司之后一定要对这个职业有正确的认知,不要让你的上司、同事觉得你只是个画原型的,原型只是我们表达产品思路、想法的一个工具而已,不要在这上面花太多功夫,重要的是让领导知道你的想法,你的创新,你对这个市场的了解,你对这个产品的宏观把控,即使是产品新人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意识,这样你才能脱颖而出,让你的领导对你刮目相看,让你的同事对你信服。本汪就是刚做PM的时候太注重画高保真原型图了,在这上面倾注了太多心血,结果没有时间去做别的更重要的事情,导致领导同事的印象中我一直在画原型,于是领导一开会就是:我要做这个功能,XX你去画一下原型图吧!现在回想起来也真是怪自己当初给自己的定位偏差,才会导致了大家对我的错误认知。如果只知道画原型,那就是很初级的产品了,你还需要对市场有敏感度,对产品规划能准确把握,对业务流程能思考全面,这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四、市场调查
进入一个行业之后,作为产品经理势必要对整个行业有很深刻的认识,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行业里有哪些巨头,这些巨头的市场占有率有多大,我们是不是还有进入的空间,我们要怎么差异化的进入这个领域,进入之后如何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如果给后来者进入增加障碍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所以我们要去做细致的市场调研,了解大环境,发现机会,才能去创造价值。
五、竞品分析
现在很多网站都充斥着很多竞品分析报告,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实际工作中的竞品分析可能更为细致一些,我们不仅要了解竞品的市场,功能架构、用户群,更要去了解竞品在其公司里的定位,公司扶持力度,公司内部给予的资源,推广渠道,流量来源、运作模式等,相比这些,我们有哪些优势,我们要怎么优雅的去跟这些公司竞争,他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怎么做差异化,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也一定不能盲目的去学习竞品,“他们有的功能我们也要有!”是不是听着似曾相识?本汪就是走了这个弯路,当时领导拍板说:XXX平台有这个功能,我们也加上,YYY平台有那个功能,你参考一下,最后产品做出来之后真的有点四不像,最后只能再一个一个把这些没用的功能删掉,欲哭无泪啊。
六、最小MVP
现在经历过产品从0到1的整个过程之后,才发现如果当初做一个MVP有多重要!MVP大家应该都知道,短平快,快速投入市场,快速检验产品,快速调整产品,生存下来之后再考虑怎么提供更多服务。当时我们的广告平台立项之后,就规划的特别庞大,功能特别齐全,生怕提供的功能不及竞品,生怕投入市场之后没人买单,于是产品生生做了四五个月才投入使用,然而在实际使用之后发现,大家用的其实都还是主要功能,那些次要的功能可能用户动都没动过。如果能早早投入使用,可以早点积累用户数据以及反馈,这样就能更好的去完善平台、优化流程,更好的进行迭代。
七、要不要懂技术
可能很多产品新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懂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会减少百分之五十和程序猿的争吵几率,避免百分之八十被程序猿忽悠。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
PM:开发大哥加个功能呗!
RD:[眉头紧锁,目不转睛]
PM:功能大概是这样的,你估算一下工期。
RD:恩……需求有点难度,至少大概要一个星期…[认真脸]。
PM:行,那就先一个星期,如果时间不够到时候再说。
预估时间最后一天的上午
PM:上次跟你说的功能怎么样了?
RD:哦,你说那个啊[实际早就忘记了]…我看看哈,恩,快完成了,过程比较顺利。
PM:下午能出来吧,没问题吧。
RD:没问题
3个小时后
RD:好了,你们测吧。
…………
虽然是段子,但是间接反映了一些事实,如果你懂技术,你就能知道做某个功能大概需要多久,避免被忽悠。幸亏本汪大学学过一些后台语言,工作之后也学过前端,这样跟程序员沟通起来会比较省力一点。
当然我说的懂技术不是说非常专业的懂,只是要前台、后台包括数据库都能有大概了解,这样程序猿跟你说的时候你不会像个傻白甜一样只会嗯嗯嗯,被他牵着鼻子走就不好了。
八、和领导、同事相处模式
大家都说,作为产品经理,要有特别高的情商,要处事圆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会讲故事,能掌控大局,能带节奏……简直不能更赞同了,如果你能做到这样,那么你不仅能和领导相处的好,跟同事也能打成一片,领导觉得你懂他,同事觉得你尊重他,简直就是大团圆的结局……然而我要说但是了,事实上其实很难有产品经理能做到这样,我个人在这点上没有太大发言权,尤其在跟领导相处时,掌握一个度很重要,不能太听他的,也不能不听他的,一定要做到不卑不亢。其实只要你在一个领域变得专业了,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好起来,重点在于你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领导才会听取你的意见,同事才会对你诚服。
试过很多错,踩过很多雷,含着泪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小伙伴们不要走我的弯路。成长是需要时间的,谁也别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如果没有天赋就拼努力吧,大家一起加油!
登录 | 立即注册